
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教案资料.ppt
21页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类 甾体类化合物,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等)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性激素网状带分泌 (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外 内 肾上腺皮质,,,,,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CRH,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长反馈,短反馈,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天然的有(1937)氢化可的松(皮质醇 ) (1946)可的松(前药) 人工合成的有 (1955)泼尼松(前药) (1955)泼尼松龙、 (1958)地塞米松、 (1958)倍他米松等二)抗炎作用机制(可能) 1.炎症介质的产生、释放PG LT缓激肽 PG (前列腺素红、肿、热、痛) LT(白三烯 趋化作用、扩血管) 缓激肽红、肿、热、痛 2.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3.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成肉芽组织生长 4.抑制COMT毛细血管张力通透性 5.抑制NOSNO血浆渗出炎症反应 6.细胞因子(白介素等)的产生炎症反应,二、免疫抑制作用,(一)特点 1.抑制自身免疫机体免疫力 小剂量抑制TC(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TC 、BC(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缓解过敏反应的许多症状 充血、水肿、渗出、细胞损害、皮疹、平滑肌痉挛等,(二)抗免疫作用机制 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处理 2.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阻断淋巴母细胞的增殖 3.加速致敏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 4.小剂量主要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则干扰体液免疫抑制BC浆细胞抗体产生 5.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三)抗过敏作用机制 1.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2.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三、抗内毒素 (一)特点 1.提高机体对内毒素(脂多糖)的耐受力,迅速缓解高热、毒血症症状;保护机体组织度过危险期 (细菌内毒素可致人体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2.不中和、不破坏内毒素 3.对外毒素、病毒无效 (二)作用机制 1.稳定细胞膜、溶酶体膜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2.降温作用:体温中枢对内热原的敏感性,稳定溶酶体膜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3.抑制NO合酶NO 炎症反应,四、抗休克作用,(一)特点:可辅助对抗各种休克 (二)作用机制 1.扩张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2.炎性因子产生,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3.稳定溶酶体膜心肌抑制因子(MDF) 抗休克作用是建立在其抗炎、抗免疫、抗毒作用的基础上,主要对严重感染所致的中毒性休克五、其他作用 (一)血液与造血系统 红细胞数量 淋巴细胞数量 血小板数量 嗜酸、碱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白细胞数量 (二)中枢神经系统 减少脑中 氨基丁酸的浓度,降低大脑的电兴奋阈,中枢兴奋性,出现欣快、失眠、激动。
三)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四)骨骼 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五)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临床应用,一、替代疗法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危象)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次全切除术 二、严重感染 细菌感染(必须合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病毒感染(一般不用,但严重肝炎、乙脑时可用大剂量突击疗法,症状缓解立即停药) 三、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防止粘连、瘢痕形成 如结核性脑膜炎、脑炎、胸膜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病、损伤性关节炎、睾丸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等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目的: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硬皮病 肾病综合症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休克,,,五、抗休克治疗: 感染中毒性休克 (合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过敏性休克为次选药 (合用首选药肾上腺素) 心源性休克 (须结合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性休克 (补液补电解质等效果不佳时,合用超大剂量皮质激素 ) 六、治疗血液病、器官移植等: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 七、局部应用治疗 皮肤病:皮炎、湿疹,肛门瘙痒等 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 封闭:关节、肌肉、韧带劳损,,不良反应一进一退一跳六诱发,一、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 (库欣综合征) 产生原因: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 处理:逐渐减量至停药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二、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产生原因: 主要表现: 应如何停药: 三、反跳现象、停药反应: 名词解释,长期大剂量应用,突然停药所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肾上腺危象),逐渐减量至停药, 也可在停药前连用7天ACTH,四、六诱发 诱发或加重感染(机体抵抗力免疫力) 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动脉硬化(钠水潴留、血胆固醇) 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血糖) 诱发或加重青光眼、骨质疏松、肌萎缩、伤口愈合延迟 诱发或加重癫痫病、精神失常(中枢兴奋) 一个人还必须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吃饭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饮食(吃低盐、低脂肪、高蛋白,低糖不是很限制),禁忌症,严重精神病和癫痫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骨折、创伤修复期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用法与疗程,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日量1g、3g、5g不等) 严重中毒性感染、休克 一般剂量长期疗法(一次1020mg tid 6-12个月) 免疫性疾病、恶性淋巴瘤、急淋等 小剂量替代疗法(一日量1020mg 需长期用药) 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缺失 隔日疗法 隔日清晨(8点左右)顿服两日总量 请问: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 局部应用 (应6周,应缓慢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