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程改革制度化探索的一个样本.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06512903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菏泽一中: 课程改革制度化探索的一个样本场景一:一组学生在试验让苹果、土豆、芒果等植物发声、发光、发电;另一组学生在改进他们自制的人力飞行器,讨论怎样飞得更快、更平稳场景二:一年一度的学生社团“招聘日”,整个校园人头攒动863”社团原本计划60人,可是报名参加的同学超过了200人,社团负责人正在组织一场现场问答的“招聘考试”场景三:这是一个别样的教室,也是美术教师谌业强的办公室,课桌摆成了牡丹花瓣的形状,摆放了篆刻、面塑、书法的各种工具,四周悬挂了各种师生的作品,谌业强称她为“第六空间”工作室场景四:这是六月的清晨,菏泽一中全体师生整装待发,他们充满兴奋的期待,今天就要开始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一的同学将奔赴全市400多各村庄进行“走进农村,感受生活”的劳动实践,高二的同学可以则走进机关、工厂,进行“行业体验,导航人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菏泽一中教学活动的几个片段,也是他们六年来坚持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考察以后说:“我确实没有想到,菏泽一中的课程改革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不得不为该校的课程改革叫好!”六年来,菏泽一中不断深化、完善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鲁西南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慕名前来交流学习的省内外学校400余所、6000余人次。

      同行在赞叹之余,不禁要问,在“应试教育”依然横行的今天,菏泽一中如何能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而且促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这里,不仅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思路开全课程,尤其是开好非高考课程,他们着眼的是培养健全而又有鲜明个性的“人”在促使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化而没有中途夭折,并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动方面,他们找到了课程改革“制度化”这一锁钥,进行了课程制度审慎的顶层设计和积极稳妥实践探索,开创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景观管理制度的设计 任何变革都可能在实践中遭遇原有管理制度的阻碍而难以深入开展或中途夭折,教育变革研究专家富兰(Fullan, M.)指出,课程变革必须经由制度化的阶段,才能保障课程变革成为学校和教师稳定的行为方式国家推行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但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宏观制度和学校传统操作制度,而缺乏学校课程制度的创新新的课程理念与传统课程制度之间存在拮抗菏泽一中校长王可正认为,要确保课程改革得以继续,进入常态化阶段并保持持续发展,必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制度高中是课程改革难点和关键菏泽一中地处山东省西南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理念落后,资源匮乏,改革的难点相对集中,课程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首创课程群管理制度,解决非高考学科长期受到忽视、弱化的问题实行课程改革,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待非高考科目,在升学重压之下,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弹性”课程常常受到高考科目的挤压菏泽一中首先革新了管理体系年级部负责语言与文学、数学、科学、人文与社会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与管理;成立综合教学部,负责艺术、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与管理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教学教研,促使学生八大学习领域全面、均衡发展学校选拔十几名高级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担任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学科任课教师从培训学习、发展成长、考核评价更多地关注艺术、体育、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等课程教师,为他们的工作、学习、成长创造广阔的空间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管理制度,解决教师素质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实施的问题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提高,怎样让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菏泽一中借鉴了新课程评价办法,创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分制管理制度每学年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学科教研、教育感悟、创意课堂、远程研修等五个模块的必修学习,从读书活动、进修培训、网络研修、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等五个模块中任选两个选修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学分纳入继续教育学分,努力促进教师观念转变和专业成长,以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建立中学、家庭、社区、高校合作共建制度,解决了课程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的问题课程领域的增多,就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师资队伍捉襟见肘,而且校内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求菏泽一中建立各种合作共建制度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决策转变家长会职能,由单纯的支持者转变为监督者、参与者和决策者,吸引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聘请学有专长的家长担任客座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举办“周末讲坛”,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依托社区资源,建立菏泽电厂、玉皇化工等几十个行业实践基地根据菏泽农村区域广阔的特点,建立以农村学生村庄为单位的农村实践基地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聘请地方书画、戏曲、园艺、民间工艺名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近距离对话与交流,发挥社会资源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聘请高等院校高年级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到校顶岗实习,担任艺术、体育、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指导教师,解决多元化课程模块师资不足的问题实施教师工作室制度,解决了选课走班教学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满足多元化课程模块教学的需要,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工作室制度,先后建设了12个艺术工作室,10个信息技术工作室,6个通用技术工作室,4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工作室,10个校本课程工作室。

      教师专业工作室是集教师个人办公备课、自由创作,学生走班上课、实验、活动和个别为一体的专业功能场所工作室内装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电子查询系统,配备了不同专业的教学仪器、实验器材,教学、学习专用书籍、器具、器材、耗材等专业工作室在教师和学生的精心布置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每个专业工作室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名字,陈列悬挂着教师和学生的创意作品,工作台和课桌的布局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模式,充分显示了不同模块的专业特点教师专业工作室从教学空间、器材、书籍、上课时间、专任教师和体制上保障了艺术、体育、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课程中不同模块教学的充分开展,为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使模块教学体现了专业特点,发挥了专业功能优势 实施“单元制”选课走班教学制度,解决选课走班教学过程管理难点根据学校规模较大、班数较多的特点,创建了“单元制”选课走班教学模式以六个行政班为一单元,学生在同一单元内进行选课走班上课,组成不同教学班,教师则跨单元上课设计了从模块预设、选配教师、选课学习到学分认定的完整选课走班教学流程逐渐完善了选课走班教学机制制定了《选课走班制教学管理与实施办法》,统一指导选课走班教学实施与管理。

      建立了行政班与教学班、学生自治与教师管理双线融合的管理机制制定了《教学班管理办法》、《教学班员职责》《行政班班主任职责》,实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管理的无缝连接和交叉管理,避免管理上的真空出现教学班设员,建立班级自治委员会,来自同一行政班级的学生组成自治小组,强化小组竞争合作机制建立了学生自治日志、教师教育档案卡,加强学生选课走班学习的过程管理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解决课程改革的动力与导向问题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建设和学分认定、基础素养评价的机制建设上在评价内容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建立教师教育教学档案卡,详细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评价的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在功能上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促进发展,建立了以“记录青春印记,展示成长快乐”为主题的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整理成长档案,反思自己的成长发展历程,促进自我发展教师评价改变了过去偏重教学成绩的做法,突出了评价的综合性,从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教学效果六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突出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几个层面进行;突出了评价的过程性,增加了教学反思、教学日志等评价内容;突出了课程改革的导向,增加了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等评价内容;突出了评价的发展功能,加大专业发展的评价比重,引导教师建立反映自己专业成长、记录自己发展成果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课程体系的构建艺术、体育、技术课程校本化,体现课程的独特性、发展性在保障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艺术开设12个选修模块,体育开设6个选修模块,技术开设5个选修模块学校鼓励教师根据特长多开设选修模块,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艺术课程开设了“材料与造型设计”“视觉语言表达(书法、国画、西方绘画)” “身边的艺术” “图形的奥秘”“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的情感表现”“生活中的音乐”“戏剧创编入门”等选修模块,体育开设了“篮球”“排球”“太极拳”“女子防身术”“羽毛球和空竹”等模块,技术开设了“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动漫设计”“机器人设计”等模块创新开课形式,艺术、信息技术、体育全部在教师工作室和相应体育场馆走班上课,六个通用技术实验工作室,分别配备了金工、木工、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实验设备,根据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版块,学生分版块在不同的实验工作室交替上课课堂富有创意,强化师生互动、个别指导和动手实践艺术、技术、体育成为学生喜爱课程和学校精品课程有效拓展课程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实践,由课程走向生活每日一歌活动,让经典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每年为期十天的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才艺展示搭建了宽广舞台;长年坚持的阳光三千米长跑,锻炼了学生的毅力,提高了身体素质;“创新”社团、“IT”社团的多彩活动让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了充分展现的舞台。

      研究性学习课程精品化,体现课程的探究性、创新性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开课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研究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校课程亮点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周”和课外研究相结合的模式课内2课时每学期集中一周安排,开展分组选题、开题论证、中期汇报、实验论证等环节学生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到研究性学习工作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场所开展研究活动课外1课时分散在课余和假期分小组进行后续研究下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周首先进行上学期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指导教师分为专职、兼职、学术顾问三类8名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活动的教研与策划、学生研究过程的总体指导与监控、兼职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兼职指导教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聘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担任,负责研究活动的具体指导;此外,每个课题研究小组还可自聘一两位教师或社会专业人士作为“学术顾问”,以获得某一学术领域的专业指导创设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料包”,为学生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有效帮助我们编制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手册》,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涵、目的、意义、方法、资源、案例等为便于学生更好地保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资料,记录学习研究的过程,我们设计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实录本》,明确了组长职责、组员职责,要求学生详细记录研究学习过程和资料剪辑,后附八个评价表格。

      通过实录本,我们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一目了然构建了“头脑风暴·快乐创造”的学习活动方式,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效果突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三大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跳出传统的学习模式,变“接受型学习”为“探究型活动”,变“封闭型学习”为“开放型活动”,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由结合课题组,自主选择研究方法,自主制定研究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质疑,大胆设想,大胆创造,集中智慧,充分体验 “头脑风暴·快乐创造”的魅力与快乐社会实践活动开放化,体现课程的实践性、社会性根据区域特点,利用社会资源,策划组织四项大型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生活实践能力学校策划了“百炼成钢,军事训练”,“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