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整理].pdf
4页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过程: 一、了解毛泽东,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听着这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熟悉的旋律,看着画面中这久违的亲切的面庞,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伟人毛泽东我们从 长征一文中了解了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磅礴大气“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在开国大典一课中作为新中国缔造者之一,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 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是呀,在老师的心目中,毛泽东确实很了不起,他叱咤风云,统领三军,可他毕竟不 是圣人,也有着凡人的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9 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去感受他 作为普通父亲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谁懂这句话的意思? 生:青山到处可以埋葬英雄 出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是清代的一位诗人龚自珍的诗句 师:大致意思是英雄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 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同学们,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勇士们血洒战场,无怨无悔 英勇无畏的气概 “勋鉴 殉职 奔赴 踌躇 黯然” 自由朗诵课文想一想毛主席共收到几封电报,并用波浪线标画出描写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心 情的语句。
三、学习课文,体会主席情怀 师:同学们,毛主席一共收到几封电报 请看第一封电报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岸英 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 “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师:(板书:闻噩耗)听闻噩耗以后,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从收到这封电 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生:主席无限的痛苦整整一天没有说话,他不想说,只想哭,只想一个人静静呆一会儿 师:你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信息,真了不起 生:主席不想说话,还要不断吸烟,用吸烟的办法摆脱自己的痛苦 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生:主席一口也不想吃,满心中都是失去儿子的痛苦 生:主席痛苦极了,他不相信儿子已经死了,一定在边吸烟边在回忆和儿子在一起的情景 是啊,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让人肝颤寸断呢?大家一起读他整整一天 师:你们了解岸英吗?谁能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生: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 到他身边。
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师:(补充资料,出示主席与岸英一起合影的图片)主席有三个儿子,五岁的岸青流浪街 头的时候被警察打伤头部,一直治疗,岸龙在战争中不幸失踪,再无信息长子岸英,受 尽了苦难才回到主席身边 (出示地图)可是美国人把魔掌伸向了朝鲜,想消灭了朝鲜以后, 进攻中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派彭德怀带领和几十万志愿军的指挥下同 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可是 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噩耗传来,这位久经沙场的老人心痛不已,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当时毛主席的悲痛心 情 紧接着毛主席又收到了第二和第三封电报 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葬在朝 鲜 师:这是两封意见截然不同的电报当彭老总要求把尸体运回国,而金日成则要求把岸英 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你又是从那些词句体会到的呢?默读 7、8 自然段 生:“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强忍” 两个字让我感觉到毛主席内心的无限哀伤,但是,他还要安慰自己,人家的父母也悲痛, 没有见到儿子的遗体,我要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多么了不起的人啊。
生:矛盾的心情指导朗读:“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 生:其他的战士牺牲在朝鲜战场是不能够回家的因为他是主席的孩子,可以破格把尸体 运回家乡但是毛主席把自己当做普通人,他太伟大了 师:他也很了不起,抓住破格这个词语感受主席的无私情怀 生:他想到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利益,他想到的是朝鲜人民的请求,他想到的是满足朝鲜 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主席的愿望,他的胸怀多么宽广啊! 师:板书:伟人的胸怀 在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四十多万志愿军死伤战场上在这以前,毛主席的五位亲人为了中 国革命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年逾花甲的主席又失去了心爱的长子,哀莫大于老来丧子, 主席的心中是何等的悲痛啊!但艰难抉择后的批示是将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的异国 他乡那博大的胸怀令人震撼 当毛主席最后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毛主席是怎样的心情呢?找出相关语句 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诵主席的批示 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是对烈士的高度赞扬这句话也 显示了一位父亲的博大胸襟 四:发挥想象,表达主席情怀 师:他毕竟是一位父亲啊!一直想了一个晚上才写下了电文,是伟人,也是常人,这就是 毛泽东,常人的情怀,伟人的胸怀此时此刻,你的内心一定也和老师一样充溢着感动, 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想想,浏览课文片段, 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使人产生共鸣的文章?(播放课件)出示: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楠楠着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生:因为作者在文中细致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最感人的就是对主席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描,把一个普通的父亲形象和一个伟 人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我们的眼前 师:这一个晚上,10 多个小时主席又是经过了怎样的煎熬,而最后作出伟大的抉择呢?请 我们结合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人的胸怀写一小段他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学生写话 师:我们走进了主席忍痛写批示的那一个晚上,你笔下的主席是怎样艰难地度过一个晚上 的 生:主席坐在床上,辗转反侧,一支接着一支吸烟,眼前浮现出和岸英在一起的情景,心 痛不已,把儿子的尸体接回来是一种破例,我应该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他拿起笔,老泪 纵横,挥笔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精品文档可编辑版 师:“辗转反侧、一支接着一支吸烟、心疼不已”刻画了常人情怀, “挥笔写下” 、 “应该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是伟人的胸怀。
生:主席在卧室里,不停徘徊着,目光黯然,泪流满面,岸英,岸英,你在朝鲜的国土安 息吧!你永远在父亲心中 生:主席踌躇着,神情憔悴,目光呆呆地看着自己和岸英的照片,嘴里喃喃地,岸英,永 别了,永别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生:主席半躺在床上,眼睛一直望着窗外,嘴里喃喃地,岸英!岸英!我的好儿子,父亲 对不起你,把你留在了朝鲜,你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师:主席是一位领袖人物,也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和每位父亲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 他最后的抉择尊重了朝鲜人民的意愿,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拓展: 红色经典故事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毛泽东和他的五位亲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