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单元教学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docx
4页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1..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呈现下面几个特点1)计算教学的情境化原则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单元教材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安排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可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2)算理理解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计算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第一、第二次出现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力图通过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第三次出在笔算乘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安排小棒操作图的目的是直观呈现“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3)算法抽象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虽然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内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学习学生通过操作理解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后,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和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都让学生借助前面笔算乘法学习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如竖式的写法,满十要向前进位等),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解决问题”编排的系统性原则 本次教材修订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对解决问题进行系统编排,通过提供教学思路、清晰的线索,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等,培养学生的“四能”本单元教材中所安排的3个例题各有侧重,例7重在教学分析推理的策略,用“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例8教学借助图示分析问题,例9教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二、单元目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标准(2022)》中对第一学段的口算有明要求“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材安排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先出口算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学生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很容易接受;二是,由于笔算乘法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需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础,先学口算有利于掌握笔算;三是,在学笔算的过程中又可以巩固口算因此,在学习笔算乘法前,教材安排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乘法(例1~例6)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计算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在帮助学生借助操作活动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教材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解决问题(例7~例9)集中编排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 7,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学习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还要学习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往大估,什么时候往小估,逐步形成估算能力将估算当作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来教学,是整套修订后教材关于估算教学的一大特色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8和例9是教学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习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三、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和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应用乘法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具体内容的编排结构如下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例1 口算乘法多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例2 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例1 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例2、例3一 笔算乘法 有关0的乘法 例4 位数 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例5、例6 解决问题 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7 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例8、例9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口算乘法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标准(2022)》中对第一学段的口算有明要求“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材安排了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先出口算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学生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很容易接受;二是,由于笔算乘法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和表内乘法,需要有口算乘法的基础,先学口算有利于掌握笔算;三是,在学笔算的过程中又可以巩固口算因此,在学习笔算乘法前,教材安排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第二个层次是笔算乘法(例1~例6)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计算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在帮助学生借助操作活动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教材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况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例7~例9)集中编排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例 7,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要学习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还要学习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往大估,什么时候往小估,逐步形成估算能力将估算当作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来教学,是整套修订后教材关于估算教学的一大特色例8和例9是教学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习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四、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第3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第4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第5课时……………………………. 有关0的乘法和中间有0的乘法第6课时……………………………(末尾)有0的乘法第7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第8课时…………………………….归一问题第9课时……………………………归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