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概论考核要点及答案.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6986188
  • 上传时间:2019-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4.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艺术概论》考核要点及参考答案  说明:本考核要点为南京艺术学院编 (高纲号 0559)“江苏自学考试00504《艺术概论》教材与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核要点该考核要点是根据指定的丁涛等编著的《艺术概论》(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教材所要求的 所以,这里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是以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所列因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考试大纲中规定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都是主观性题型,因此,此参考答案只是帮助学生复兴时提供参考,重要的还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 另外,这里的考核要点只是考试的要求,并没有细分层次,考核要点都是以问题形式提出,将识记、领会与应用合三为一,有些名词需要理解的也置于问题之中了,所以这里的考核要点题型并不一定是考试时的题型,这也需要学生在实际答题时灵活解答,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第一章 艺术的基本原理 (一)艺术的定义  1、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何界限?艺术,是通过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首先是人的自觉的生活劳动与动物的非自觉性的活动的区分,即艺术活动必须是人类的活动,艺术作品必须是人类自觉活动的结果;其次是含有人类精神性的、自觉的创造性的的劳动与一般的生产性的劳动的区分,艺术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

        2、对于艺术本质意义的探寻,归结起来有哪些主要说法?(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表现发生说;(2)、认为艺术的根源在于某种先于自然界而存在的“理念”、“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如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说、“绝对精神”说等;(3)、机械地认为艺术来源于客观世界,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如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生说等;(4)、形式主义说法,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从单纯的形式角度研究艺术的本体,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荷加斯、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说等5)、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认为艺术产生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同时艺术又影响现实生活3、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艺术本质的解析,不是孤立地关照,而是立体性地首先界定它在社会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把它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社会现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存在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反映。

      它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这一从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艺术的宏观审视,无疑将艺术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揭示的明白无误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3)艺术隶属于社会精神层面,是一种有别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它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它与其它意识形态有怎样的关系?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1)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答:首先,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主要通过其内在分支——美学作为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思想直接作用于文艺作品,促使某些艺术流派的形成,并直接产生某些具有哲理性的作品。

      其次,艺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哲学家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学家的艺术思考往往会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可结合歌德的《浮士德》、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具有深刻意蕴的作品分析2)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答:首先,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其次,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3)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首先,道德是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行为规范的总称其次,道德可以通过艺术形式得以体现最后,艺术通过其审美表现对道德进行评价,从而可影响道德的发展4)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首先,政治是艺术与经济的中介其次,艺术在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间,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和突出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其时代的、政治的烙印是十分显著的再次,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方向,保障艺术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此外,艺术的审美倾向、精神情感也会对政治施加影响5)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首先,艺术与宗教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其次,宗教和艺术具有互相推动发展的密切关系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为艺术提供宗教题材和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也影响和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再次,艺术和宗教具有本质区别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认;宗教是反科学的,劝人到天国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则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1、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为什么说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生活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够引发艺术创作的欲望3)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民族和时代的。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人物形象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2、艺术反映生活与科学反映生活有哪些区别?(1)艺术反映生活并非对生活原样的照本宣科,而是对生活某一方面的形象积极能动的反映2)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可以从不同艺术家面对同样的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迥然相异的情况中得到印证3)艺术与科学同样结缘于生活,都以表达、反映生活为己任,但运用的手段却不一样科学用论证、抽象的概念来运作,而艺术则致力于情节、形象的把握艺术通过形象思维和形象塑造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这种反映落实在可感可触的“象”上,而科学则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归纳反映生活,并以规律的总结为阶段的成果,这种反映生活的重点落实在有理有据的“律”上3、 为什么艺术作品能积极能动的反映生活?  (1)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来源于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和体验2)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往往与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3)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积极性,还表现在艺术家创作时,经常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理想,剪裁、重组自然和社会的样态、秩序,使之成为较之生活本身更有情趣、更有意蕴的艺术画面。

      4)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还可以从不同艺术家面对同样的生活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迥然相异的情况中得到印证  (四)艺术以特有的方式介入和反映生活  1、为什么说“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桥梁?①形象一般指人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同时也包括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景物②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艺术反映生活③艺术离不开形象的描绘艺术“表现了”的认识,是由形象激发出来的,是画面内的“感性”驱使人们向画面外的“理性”飞跃④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源于现实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生活现象,是艺术家缘用此加以艺术概括所创作出来的具体生动的画面2、艺术形象有何特点?①艺术的形象特征,必须是艺术化了的,渗透了浓郁的情感因素,主要是作者投入进去并能够引发读者、观众的爱憎好恶美丑等心里活动姿态;②艺术形象必须是具有审美特质的,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欣赏,因此艺术形象必须经过艺术家精心地塑造和创作  3、“情感”在艺术反映生活过程中有何作用?①情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能源,情感在艺术作品中有拨人心弦的先驱作用②艺术家要想通过自己作品中的真情去动人,首先自己必须为情所动③作品的艺术形象,饱蕴着浓郁的真实情感,才能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④审美情感也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

      科学是以理服人,艺术则要以情感人,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4、“审美”在艺术反映生活中作用是什么?① 审美就是对于美的认识和欣赏,审美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光彩②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情感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主要动力,惟其如此,才能及其艺术家的创作欲望③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潜藏在作品中的创作者的审美态度的导向性,也往往会使欣赏者形成审美价值的认同感,使欣赏者朝着作者的审美指向作价值判断④以审美的光彩观照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中看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形象、事物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第二章 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  1、何谓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如何理解?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就会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欣赏者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等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是指艺术作品里通过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或真实体验的抒发,使人们可以从中了解一定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习俗以及政治、经济、历史、道德等各个方面的状况,从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加深对于社会和历史的某些本质规律的认识。

        2、艺术的审美认识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好比一部教科书比如《红楼梦》就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生动具体的形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风俗….”的图画,甚至连灯谜酒令、琴棋书画、谈禅说道之类也一应俱全作者还借着贾府的荣衰,揭示出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既具有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表层认识作用,又具有启示生活真理的深层认识作用即便是一座雕塑、一支乐曲、一幅画,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例如,从秦始皇兵马俑可以了解秦代军队建制、行军作战状态;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不啻是一幅宋代民俗风情的百科长卷,从中人们可以形象地观察到当时的城市生活的全貌  (二)艺术的审美感化作用  1、何谓艺术作品的社会教育功能?它是通过何种渠道实现的?艺术受道德、宗教、政治等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往往在作品中反映一定的道德、宗教、政治等思想意识,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对观众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