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x
25页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请思考这段话反映了党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方面采取了什么基本方针?,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建国初期,在科学文化领域内,存在着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与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是不适应的,双百方针的实质: 在艺术、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一、初提“双百”显活力,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历史背景:,材料一: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沈志华中华共和国史,材料二:周扬文集记载“最近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鳴的方针这和苏共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对斯大林的批评有关我们不否认对于斯大林的批评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混乱但这个混乱现在看来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收获我们是在这样一个状况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文化,(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要性),(2)建国后,人民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变化,(3)1956年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双百”方针的提出,材料三: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中说:“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领域中的表现2.目的:,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3.正式提出:,1956.4 毛泽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4.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即“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6.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5.特点:,是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7.实质:,在文艺科技领域实行民主,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一、“双百”方针的提出,8.影响及成果:,(1)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遗传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争论:,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摩尔根学派,李森科学派,,1956年8月全国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平心静气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文学艺术领域成果显著:,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材料: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拓展,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长篇小说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柳青的反映农村艰难创业和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创业史等;在诗歌方面,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话剧有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等;影片中华儿女赵一曼等相继拍摄完成,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学院和团体也相继成立,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 岳麓版教材,文艺期刊增多,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难忘的1959年”,音乐舞蹈艺术精品广受赞誉,(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说明“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开阔人们视野,促进文艺繁荣和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影片,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二、“左倾”肆虐百花谢, 一枝独秀样板戏,材料一:文革中有约175名艺术大师被迫害致死或自杀身亡。
画家潘天寿,黄梅戏演员 严凤英,著名演员 上官云珠,著名作家杨朔,京剧表演大师 马连良,艺术家丰子恺,著名学者傅雷,二、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材料三: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材料二: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呈请撤销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所述现象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根本),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和阶级斗争问题,二、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2.表现:,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文化事业的概况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化领导机构几乎瘫痪,文化部门的领导权被林江反革命集团所把持; 报刊大部分停刊,出版业几乎停顿,造成人们精神食粮的匮乏; 文艺舞台上百花凋谢,万马齐喑,一片萧条残破景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被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整个全国只有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 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利亚电影莫明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江青,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 主要动作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电影早春二月,(1963年)影片完成后,最后交由上级文化部门审查当时很多人认为影片拍得还不错,这时候我心里还暗暗高兴。
最后主管电影文艺的周扬同志不赞成这部影片,我一下子就蒙了他认为宣扬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本来是要我们好好修改,就改了、拍了、还补了镜头,后来又接到通知,说镜头一个也不能动后来明确了,是要按照原来的拷贝进行批判我还得做检查,就在检讨中间,全国各大报纸每到星期天都有整版的批判早春二月的文章1964年)这部片子(就同上影的舞台姐妹一起 )在全国57个城市放映,供全国人民批判之用 谢铁骊导演自述,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等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 被拔光 3.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 身亡 4.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 杀 7.姜永宁: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国画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二、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2.表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3.影响:,文艺园地百花凋零,“双百”方针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方向;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三、再倡“双百”满园春 一一电影之盛,材料: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及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会保证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2018年电影管理部门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发展,电影产业化改革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了电影在国际视域中从“追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整理自201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三.文艺的春天,1.原因:,(1)“文革”结束后, 清算了林、江的“左”倾错误,(2)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3) 80年代初,开展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2.表现:,(1)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出现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出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5)21c,文化多样化,走向世界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不仅引起了关于电影民族性和中国人形象的大讨论,它也是中国大陆影片赢得的第一个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从这部电影开始世界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西方电影界和评论界也真正意识到中国电影的分量3.意义:,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学术春天,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讨论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文化方针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反映学术民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侧重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中国史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三历史研究于1954年2月创刊,到1966年5月停刊这一时期中国史学界就许多问题进行了争鸣和讨论,历史研究是开展学术争鸣的一个重要园地1966年6月以后,人民日报发表了历史研究是资产阶级史学的反动堡垒等文章, 1967年,历史研究被迫停刊1974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指出“为适应批林批孔和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决定出版历史研究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鼓励学术争鸣,召开学术会议;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摘编自宋德金: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历史研究发展变化的历程11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20C50S中期到60S中期,中国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历史研究创办并得到发展,促进了学术交流;(3分)“文革”期间,由于强调阶级斗争,历史研究停刊、复刊,史学研究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