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同步备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学设计.doc
3页《产生气体的变化》教学设计课题4.2 产生气体的变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科学思维:1.通过实践分析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探究实践:1.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发现有些物质变化会伴随一些特殊现象;2.能利用感官进行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3.能以观察到的变化现象如有气体生成为依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态度责任:1.能够尊重实验事实,愿意与人交流实验现象,分享观点2.产生深入 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一种新物质难点:对于实验现象及产生气体的合理求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聚焦1.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用课件展示课本图片)2.提问:大家认识这些物质吗?这些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能在变化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呢?3.学生交流想法 课程学习二、探索活动一:观察它们的变化1.提问:你们认识它们吗?展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的图片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厨房里有许多物质是大家常见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分,分别是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还有白醋和水。
2.提问:如果我把它们分别与水、白醋混合起来,你觉得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预测3.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1)取三个瓶盖,分别加入一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往每个瓶盖里加入10ml水;仔细观察、记录现象2)取三个瓶盖,分别加入一勺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往每个瓶盖里加入10ml白醋;仔细观察、记录现象4.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小苏打里滴入白醋时,有大量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5.追问: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预测并说明自己的观点活动二:收集产生的气体1.你有什么方法收集这种气体?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3.用课件播放实验视频并讲解收集气体的方法:①取一个自封袋,在里面装入五滴管白醋;②将装有小苏打的瓶盖小心放人自封袋中;③尽量排出袋内的空气,封好自封袋的封口,然后将瓶盖翻倒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4.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活动三:进一步观察1.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物质可以和白醋产生气体,你能发现吗?2.演示鸡蛋壳与白醋混合实验3.实验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什么?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三、研讨1.现在你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这种气体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3.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你能确定该变化是什么变化吗?四、拓展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例如产生气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小苏打和白醋遇到一起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在液态物质中翻腾,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产生的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结果和气体性质,在教学时要将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做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