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5课 梅岭三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40329
  • 上传时间:2024-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5课 梅岭三章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第15课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重点) 2.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方法,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 3.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重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通读诗歌,读懂诗意 任务三 精读诗歌,赏析重点词句 任务四 研读诗歌,体会思想感情 任务五 再读诗歌,体会写作特点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面对黑暗,从未低头;面对敌人,从未退缩;面对死亡,从未畏惧 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无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才有了现在强大的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毅的《梅岭三章》,感悟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诗作以《梅岭三章》《孟良崮战役》《青松》《红梅》等流传最广 一柱天南百战生,将军本色是诗人——郭沫若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 1935年春:在敌人重兵围攻下,他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其后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 1936年冬:陈毅所带领的游击队在梅山被敌人包围他带着伤病伏在丛生的草木间二十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服里,作为自己的绝命诗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游击队解围 组诗 组诗,是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作品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又有内在的联系(或是主题相同,或是内容相关,或是空间、时间上相近) 组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取向上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 组诗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影响着其他文体,在文学发展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读准字音】 【理解词语】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任务二:通读诗歌,读懂诗意 1.听范读,谈谈初读感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陈毅? 2.默读诗歌,把握意象 (1)圈出意象,并结合背景思考它们的含义 (2)根据情感划分意象把上述意象划分为两类 播放视频 1.听范读,谈谈初读感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陈毅? 我读出陈毅不畏生死、甘愿牺牲的战斗精神 我读出陈毅忠诚革命、坚信胜利的革命精神 我读出陈毅临危不惧、身怀大勇的爱国精神 我读出陈毅上马打仗,下马赋诗的儒将精神 …… 2.默读诗歌,把握意象 (1)圈出意象,并结合背景思考它们的含义 泉台——旧部——旌旗——阎罗—— 烽烟——捷报——血雨腥风——自由花—— (1)第一章:泉台、旧部、旌旗、阎罗——表现了诗人对敌人的仇恨,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精神。

      第二章:捷报、纸钱——对战友们的嘱咐,寄希望于后继者们,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 “捷报"、“纸钱”,反映了诗人即使面临死亡,也依然要勉励自己的后继者们,继续投身革命,将胜利的消息当作纸钱烧给他,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章:自由花——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信心 (2)根据情感划分意象把上述意象划分为两类 提示:视死如归;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任务三 精读诗歌,赏析重点词句 1.疏通文意 2.赏析重点词句 第一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丛莽:丛生的草木 旋围解:不久围困解除了旋,不久、随即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jīnɡ)旗/十万/斩阎(yán)罗 与李清照《乌江》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意境相同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译文:1936年冬天,梅山被围困。

      当时我受伤又生病,潜伏在丛生的草木中二十多天,估计不能脱险,就写了三首诗留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解除了 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小序介绍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及缘由,点明了创作背景这三首诗是诗人在梅山遇险,面临“断头"的考验,又“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表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死亡面前的乐观精神、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 “断头今日意如何"的起笔有什么特点?怎么理解其在全诗中的作用? “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此处前置意在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觉察到必死的险恶处境并英勇地面对这个设问句式的开头句,总起这一首诗乃至这一组诗的抒写情怀,慷慨壮烈 第三、四句运用旧时“泉台"阎罗”等词语,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现出即使自己牺牲了,死后还要招集旧部的英魂和反动统治者血战到底这两句运用了“泉台”“阎罗"这样旧时传说的词语,把一定要革命到底的思想形象化了,表现出了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阎罗”有影射世上反动头子的作用,意在唤起人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憎恨 诗句中“招"斩”两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旌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招”表示要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召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旌旗"原指旗帜,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手法,借代部队,表现出部队的昂扬士气、浩大声势 第二章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jié)报飞/来/当(dànɡ)纸钱 正十年:作者从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到1936年正好是十年 最后一句:与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 译文: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我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上我)死后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 诗句中的“飞”这个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南国烽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飞”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地传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彩烽烟"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这里运用借代修辞手法,借指战争,表现出革命战争的如火如荼 第三章 三 投身/革命/即为(wéi)家,血(xuè)雨/腥(xīnɡ)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zhònɡ)/自由花 译文:参加革命后就以革命队伍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停止的时候今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第三章诗句中的“应”这个副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各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应”这个副词,表现出反动统治应该有个尽头,信念坚定,感情充沛血雨腥风"原指像血色的雨、带腥味的风,用借喻修辞手法,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表现为真理而牺牲的决心自由花"为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借喻革命理想 任务四 研读诗歌,体会思想感情 1.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三首诗各侧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组内交流—班级展示—教师补充) 1.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理想,从个人写到同志,层层深化,层层扩大,塑造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 这三首诗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 2.三首诗各侧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任务五 再读诗歌,体会写作特点 1.找出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析其表达效果。

      2.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找出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品析其表达效果 【写作特点】 (1)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 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章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章、第三章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2)巧用修辞、典故,语言形象精练 诗中巧妙运用设问、借代、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彰显厚重的文化积淀,增强了表达效果例如,第一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三章中多次运用“借代”“比喻(借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旌旗”,原是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 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 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板书设计】 【课文主旨】 这三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诗人的革命斗争经历,充分表现了诗人为革命不惜献身的坚定决心,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诗人又充满激情地鼓励革命战友继续奋斗完成未竟的事业,表达了坚信革命必将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拓展延伸】 《大江歌罢掉头东》比较阅读 大江歌罢掉头东①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②群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品质】高中一年级(51)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题班会(19张PPT).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