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日本明治时期的欧化风潮.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2175111
  • 上传时间:2018-02-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欧化风潮作 者:姜佳文指导老师:张玉芬摘要:于 1868 年成立的日本明治政府为了使自己尽快跻身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文化风俗等方面施行大改革,以期待日本各个方面都能迎来了全新的变化和进步在这些改革之中引人注目的便是随处可见的向西方国家学习的痕迹,即“欧化”风潮 “欧化”是指明治维新后,日本看到自身同西方文明的差距,主动排斥亚洲文明对其的影响,积极吸收欧洲文明成果,发展自身的过程 “欧化”这一历史风潮产生不久便遭到各界的批判和反对,并逐渐退出了日本的历史舞台,但是在日本西方化道路上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关键词:明治维新;欧化风潮;鹿鸣馆;教育改革一、欧化风潮的背景日本最初接触西方文化是 16 世纪室町时代后半叶,最初接触的西方文化是“种子岛枪”和天主教同国外的接触不只带来了宗教,也带了西方的技术江户时代(1603 -1867), “兰学”在日本兴盛起来,所谓“兰学”是指这一时期经由荷兰、透过荷兰语传到日本的西洋技术的总称这也是日本最早接触的西洋文化 “兰学”的传入为日本认识西方打开了一扇窗,然而这一时期日本对西方技术的吸收也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方而,兰学影响的范围比较狭窄,最主要是医学和天文学两个方面,却未能习的西方国家民主的政治制度文化和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影响并不深远。

      在西方列强经历多轮改革之后走向世界前列的时候,日本依旧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偏居于东方一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十分落后1853 年,美国培利所率领的黑船驶至日本,打破了日本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状态,5 年后江户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条约所包含的“领事裁判权”规定,在设立于日本境内的美国人居留地中,即便美国人针对日本人犯法,也将由美国人基于美国法律进行审判一方面是日益动荡的国内政治现状,另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的轮番掠夺,日本的有识之士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最终,来自于外部的压力逐渐化为内部改革的动力,日本的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从 12 世纪就开始统治日本的幕府将军,并扶植了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1868 年 4 月 15 日,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 ,拉开了国家变法图强的大幕,从此日本进入到明治维新时期虽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但是江户时期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却依旧残留着明治初年,一名未满 13 岁的少女被英国人侵犯,担任审判的法官仅判决该犯人 6 个月的禁锢闻此判决,日本国内的舆论界一片哗然,改变不平等条约因而成为日本明治政府的誓愿,但是西方各国认定日本为法律尚不健全的落后国家,因此拒绝进行交涉。

      明治政府不仅忍受着这样的切肤之痛,在海外出访时也有着种种尴尬的遭遇明治政府一改江户时期的锁国政策,通过派遣使节团、留学生等各种形式,积极促进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这些时代的精英们在海外视察、留学时体会到了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同样具有丰富海外经历的伊藤博文也曾说:“如果日本女性穿和服现身,将被看作是‘人偶’而不是人类 ”众多的海外经历促使日本人认识到,包括发型、服饰在内的日本独特的生活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欧美国家对于日本的看法日本社会需要的是一场巨大的变革,一场不仅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等主要方面,更涉及到文化结构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改革二、欧化风潮的内涵和表现所谓“欧化” ,就是非欧美国家以欧美先进国家的发展为样板,致力于把本民族或本国家也发展成或转化成那样的国家或近似于那样的国家 “欧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充满着现代性因素的生长及其与传统因素的冲撞与矛盾同时,也包含着二者之间相互包容乃至二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就明治时代而言, “欧化”运动从整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明治初年至明治 10 年,是介绍西洋思想和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阶段;明治 20 年代是对“欧化”的反思阶段;明治 30 年代是社会主义初传日本及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阶段。

      明治初期,在维新政府主导和民间进步人士的热烈响应下,日本举国兴起大力破除封建旧事物、大规模移植欧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即文明开化的广泛社会运动它铺天盖地而来,席卷日本列岛在明治政府公布的“五条誓文”中,作为施政纲领,提出了“破旧有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的革新口号,表明了日本要以西方先进国家为榜样,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造,把日本建设成为近代文明强国的迫切愿望为了深入了解西方情况,明治政府派出了大批人员出国考察尤其是 1871 年派遣的岩仓使节团,历时近两年,实地考察了欧美 12 国,尽管它没能达到修订不平等条约的目的,但是在实地考察欧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及文化方面,却大有收获,使日本受益匪浅认识到了欧美富强的原因在于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奠定了日本以实力对抗强机“内治优先”治国方略的思想基础,并培养了一批如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为日本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根据上述总原则,明治政府又先后具体推行了体现五条誓文精神的“富国强兵” 、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等政策,对外实行全面开放的开国政策,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和思想,特别是积极地移植近代欧美诸国的文化思想。

      明治政府的改革派,对海外西洋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改变了原来只以为中国是最先进的,唯一值得效法的想法,而今认识到在西洋有比中国更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并且决心“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急切希望尽快引进西洋的文化和技术,以加速国家的文明开化和科技革命的建设正如日本著名政治家大畏重信所分析的,明治维新领导者们当时的认识是:“现今陛下的改革,是承继祖先的,要想使金瓯无缺的帝国更加盛大起来,……当时大大的有所感动,常常都是将外国作标准,因为外国这样的行事才造成富强的基础,至于就我国而论,很希望颁布明令,除此之外的口实简直是没有的 ”“这是基于一变历来的日本国民的共通精神,锁国攘夷的主义,使日本能和世界文明国度对等,形成名实相符的完全独立国,想要除弃外国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才发生的 ”这种思想, “虽然是外国崇拜主义”的表现,但也是受当时历史条件和主观认识水准所制约的一) 、欧化风潮的代表性事件——“鹿鸣馆”的建立提到“欧化”风潮不得不说的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鹿鸣馆”的建立鹿鸣馆在外务卿井上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于 1883 年(明治 16 年 ),是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设计建造的一座砖式二层洋楼,整体建筑呈意大利文艺复兴式风格,兼有英国韵味。

      鹿鸣馆名称出自中国《诗经·小雅》中的“鹿鸣”篇,即“哟哟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樱州山人中井弘取“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而命名,意即迎宾会客之所工程占地约 1.45 万平方米,历时 3 年,耗资 18 万日元(约合现在 40 亿日元) ,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笔巨额经费鹿鸣馆落成后,井上馨把以前成立的与外国人交际的机构挪到馆内,命名为“东京俱乐部” 该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一般人不许入会,只有日本皇族、高官及民间有势力的人才能加入,而且交谈只限于用英语,以彰显俱乐部的国际性在建造西洋风格的交际场所的同时,井上馨还指示实业界的头面人物涩泽荣一耗资 23 万日元,于 1890 年建成了西洋式的帝国饭店,以表明日本人与欧关国民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担任外务卿的井上馨认为,学问、艺术方而学习欧关自不待言,各种法规、制度以及社交礼仪也要模仿欧美于是,1885 年日本先后设立了罗马学会、英吉利法律学校和法国学会等,这些机构对日本的学术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是以鹿鸣馆为中心的一批西洋建筑就成为日本上人士进行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井上馨等外交官为了专招待欧关高级官员,经常在鹿鸣馆举行有首相、大臣和他的夫人、小姐们参加的晚会、舞会。

      在明治政府的努力指引和影响下,鹿鸣馆成了日本近欧化主义的象征,不但开日本人穿西服、跳交谊舞的先河,成了日本社交界的启蒙,洋楼本身也成为日本建筑史上的道风景日本上层社会吃西餐、穿西服、留分头、跳交谊多盖洋楼等欧化风潮风靡一时更有甚者,日欧通婚也成了时的一项倡议,理由是可以提高日本国地位和日本国民的体质从鹿鸣馆竣工的 1883 年至井上馨辞职的 1887 年的段时期,被人们称为“鹿鸣馆时代” ,把这时的日本外交叫“鹿鸣馆外交” 明治初年的文明开化在这一时期达到高 7 欧化风潮风靡一时, “日本全国家、全社会都在进行着激进的欧化改造 ”(二) 、欧化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在政治制度方面,欧美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议会制、选举制、宪法等对维新政权影响强烈,使之不断进行不得要领、但十分认真的模仿1868 年 4 闰发布的《政体书》参照美国三权分立原则,设议政官,行政官、刑法官分管立法、行政、司法1869 年 2 月设公议所,选派诸藩的执政、参政做公议人,权充议会、议员5 月试行史无前例的三等官以上官吏们的互选制宪工作也在进行,1875年 8 月睦仁发诏书,表示要“扩充五条誓约的本意” , “逐步确立国家立宪” 。

      欧美政治制度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和兴趣,有关于此的译著“热”掀起1872 年马屋原彰译《荷兰议员选举法》等 4 种;1873年大井宪太郎译《法国政典》等 7 种;1874 年田中耕造译《泰西政治沿革志》等 6 种;1875 年山田俊藏译《民选议院纲领》等 11 种这样大规模的上层建筑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快速的建立稳定的政治格局,以此为依托和知道开展其它方面的改革三) 、教育制度的改革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以西方为样板而起步,综合吸收法、德、荷、英、俄等各国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并将各国的教育制度的优点组合在一起,为我所用1872 年颁布的《学制》 ,就能看到明显受到上述国家教育的影响 但是,新《 学制》在实施的过程中,非但没有达到明治统治者的要求,反而招徕国民的反感首先是财政问题,日本的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提供维持建立近代先进文明所需资金其次是国民“开化”水平尚低,难以理解从国外翻译介绍来的教学内容,引起民众的反感新《学制》纯粹以西方为榜样,遭到重大挫折,最终被 7 年后的《教育令》所取代,结束了它短促的生命 《教育令》则受美国的教育制度影响颇深然而, 《教育令》从法国模式向美国模式的转变并不是成功的。

      《教育令》比起《学制》来更加短命由于《教育令》极端重视发展私立小学,而且大多数私立小学在自由的名目下只进行极为简单的教育,甚至有些复活了私塾等封建形式国民教育在自由教育的口实下与日本旧式传统教育习俗相结合,使日本教育的近代化进程趋于停滞因此日本人又不得不把眼光放低下来,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消化、吸收、运用西方教育模式与教育文化,实现西方文化的“日本化” ,能够既切合本国实际,又创造性地将“西洋教育模式”拿来为我所用,建立区别于西欧式的日本式的近代教育体系伊藤博文在就任内阁大臣之前,曾赴普鲁士考察,最终他认为普鲁士的教育制度更适合日本的国情与传统,更适应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他曾写道:“我仿佛已‘死心塌地 ’,决心以普鲁士模式来建设日本 ”1885 年伊藤内阁成立,森有礼担任文部大臣,森有礼设想建立双轨制的日本教育模式,区别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这是十分接近普鲁士模式的他上台后即颁布了一系列《学校令》 ,在学习普鲁士模式的同时,力图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以杜绝日本全面恢复旧的传统教育1890 年 10 月 30 日《教育救语》公布,它是本着“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的原则制定的。

      它“不外是儒学主义与普鲁士主义来修饰日本神话”把忠君爱国作为教育方针的灵魂,从而以最高法令的形式确立了以儒家思想道德为中心的国家至上主义教育 《教育救语》的公布,为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改革打下了终止符四) 、哲学思想的西方化相较于政治教育方面的现代化,哲学思想领域内的“欧化”也十分明显在社会意识的这一范围内,理论思维“现代化”的过程完成得比较彻底迅速,实际上已把传统的佛教和儒家玄学逐出专门哲学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品质】高中一年级(51)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题班会(19张PPT).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