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新编写.ppt
21页2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代表作有慈航划呀,划呀,父亲们!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踏上其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 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思想,被学校开除1818年迁居意大利,与拜伦成为好友代表作有西风颂致云雀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作于1962年当时王昌耀在青海生活一段时间峨日朵雪峰在青海和甘肃交界的峨堡附近,青海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峨日朵雪峰的西南方向这首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 致云雀: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莱的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一迫切愿望。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抒情诗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2.写对字形,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3.掌握词语 (1)雕琢:指过分地修饰(文字);雕刻(玉石) (2)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3)摈弃:抛弃 (4)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知识,知识整合,4.成语辨析 霞蔚云蒸五彩缤纷,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用峨日朵雪峰落日和岩壁上的蜘蛛等审美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描绘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致云雀一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一】理解重要句子 1.峨日朵雪峰之侧起句是“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这个诗句中“此刻”和“仅”两个词语读起来特别有韵味你能从中读出哪些韵味呢? 点拨:这个高度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暗示着“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 2.“向上,再向高处飞翔”是致云雀第2节中的诗句,如何理解? 点拨:“向上,再向高处飞翔”完全展现了云雀的习性,性喜高飞这句话还表达了作者认为云雀不留恋地面,而且蔑视地面 3.致云雀第4节中说“淡淡的紫色黄昏”,有什么作用? 点拨:“淡淡的紫色黄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这样的环境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二】分析诗歌形象 4.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突然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这只蜘蛛有何内涵? 点拨:诗歌第一节重点写征服自然的困难与危险,第二节写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诗人也由此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5.如何理解致云雀一诗中“云雀”这一形象? 点拨:诗中云雀这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追求光明,蔑视地面,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受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绪去超越感伤诗人通过云雀这一形象,表达自己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三】赏析诗歌技巧 6.致云雀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情感? 点拨: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任务四】把握思想情感 7.观照诗人境况,联系时代背景,结合诗句,谈谈你对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内容主旨的理解 点拨:诗人王昌耀1950年参军,曾参加战斗,负伤致残,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被定为“右派”受“大跃进”思想影响,60年代初我们国家存在一种狂热、迷乱、肤浅、喧嚣的精神风貌,那种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和热爱往往遭到拒绝诗人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凭着一份清醒和理智,开始打量和思考时代与现实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只能有“滑坡”的下场。
虽然仍旧“一派嚣鸣”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自上而下”,是“滑坡”,是“远去”,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诗人昌耀并没有与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站稳了自己的高度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彰显诗人精神空间的不是“雄鹰或雪豹”而是“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尽管“蜘蛛”如同诗人一样渺小,却是精神高度的坚守者,这正是诗人坚定理想追求、绝不随波逐流的呐喊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雪莱说:“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着所有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层的罩纱,可是潜藏在意义深处的赤裸的美却从不曾完全被揭露过致云雀正是这样一首崇高的诗,诗中的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那么,你认为云雀的代表意义有哪些? 点拨:观点1:云雀代表诗人自己诗人与云雀一样是渴望光明、正义、美好的,而云雀的鸣叫就像是诗人所写的作品一样,给人们带来欢乐与美好的憧憬 观点2:云雀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制度诗人写这篇诗歌,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其中,诗人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渴望人人平等。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浪漫主义手法 浪漫主义着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来表现客观现实,抒发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来塑造形象比如致云雀一诗中,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技法迁移,迁移练笔 请以“梦想”开头,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梦想在一片清幽的竹林里,品青茗、赏竹韵,用古琴奏一曲高山流水,学嵇康弹一支广陵散而后听蝉鸣、莺唱;梦想乘一叶扁舟,于江南水乡的小路旁,那里的女子吴侬软语、曼妙罗裳;梦想化作月亮的清辉,投下几点斑驳,流入李白的酒壶,大笔如椽,一挥就是半个盛唐;梦想变作翱翔九天的鲲鹏,与庄周一道于九霄之上,感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