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课堂PPT).ppt
48页文化生活复习第一单元1(一)、文化是什么(理解)1.含义: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注意: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注意:纯粹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文化)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注意:逐步培养,不是与生俱来)(4)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其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注意: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离不开物质载体2 (二)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总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P9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P103(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P10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11 对内: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对外:反对文化霸权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之间的区别 相互影响是指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交融是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首先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影响有两个方面 ,即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健康先进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只有好的方面是在一起交融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科学技术的作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以及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突出5 (4)文化对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11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力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P22综合探究62、文化对人的影响:P1320 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侧重于人际交往中的礼仪、风俗习惯、行为举止等)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侧重于不同的人因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做法) 文化影响的人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7(1) 理解: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表现在:文化氛围;文化活动)1.潜移默化2.深远持久(1) 理解:长期的,难以忘记,难以抹去2)表现:文化习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8第二单元9(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P28 是什么? 1、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因此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2、表现: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3、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或为什么要重视民族节日或文化遗产?) P29 (1)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10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31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P54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P32 3、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态度)P32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原则)P33 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54 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P5511 4、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即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或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31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2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3文化传播是什么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即文化交流过程)2、途径:(1)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2)其他途径:(人际传播)3、传媒含义、发展历程、标志、特点4、大众传媒(1)形式:(2)地位:主要手段(3)优点及作用:超越、汇集、显示强大功能传统传媒:14 (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P37 2、为什么要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促进文化交流或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依据作用等?) (1)对内(对文化自身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本民族文化 有利于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或软实力) (2)对外(对世界文化):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建设和谐世界15 3、怎样做 (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建议见解等 (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P37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
P32 (3)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54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P5516(三)文化的继承 是什么 1、含义: 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建筑、文艺和思想(P39-41) 2、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继承性、历史性、时代性、双重性、民族性(精神纽带、认同感和归属感)等 为什么要继承? 传统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对人(P42)17 怎么做(记忆知识点)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积极保持发扬;不符合落后、腐朽改造、剔除(怎样继承传统、态度?P43) (3)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不断革除陈旧、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怎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P44 (4)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P5518 (四)文化创新 1、是什么? (1)含义 (2)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依据、好处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总说)P49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P49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P5019 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怎么做、途径)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P52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所以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以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什么?怎样做)P52-53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借鉴和融和是文化创新的另一基本途径,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为什么?怎样做)P53-54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方向(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P55 (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P50 (6)内容、形式、体制、传播等创新(启示P50)20第三单元21 第六课 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是见证)、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共同原因:包容性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P70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联系) (2)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联系)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作用) 22 3.包容性含义以及意义 P70 (1)内涵 :求同存异(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吸收、借鉴) (2)意义(作用):有利于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3第七课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1 1、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根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植根于 1.是什么: (1)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地位、作用、特点、主题)为核心 P75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重要性(P72,76)、必要性(78-79)、现实性(P78) 3.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P80-81)24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 1、P72 中华民族之魂,永不泯灭:是精神纽带、支撑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2、P76 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25(2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必要性)(必要性)P78P78(3)现实性: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P7826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内涵为什么重要性必要性怎么样第七课小结: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火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立足实践“主心骨”优良传统外来思想文化时代精神人人肩负使命现实性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民族角度国家角度世界角度根本途径指导思想继承传统辨别外来结合时代人人参与27第四单元28(一)当代文化生活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色彩斑斓、多种选择2、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为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文化事业的发展29(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1、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2)表现: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正确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1)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30(1)(1)原因:原因:文化市场的文化市场的自发性自发性和传媒的和传媒的商业性商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