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测试.docx
7页2019-2020学年度阆中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模拟测试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dān)精竭虑B.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tuī)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qiǎo)然不惊D.青头菌(jn)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胃,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B.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残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C.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苍;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D还没等观众从眼花僚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C.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风声鹤唳、引人注目的可能D.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B.为了提高古树名木定位的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共建立了162个校园足球队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B.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来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C.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D.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善用天津市民的口语,真实地再现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B.《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星期五是一个朴实、忠诚、知恩图报、勇于创新的人物形象C.《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被道童怒骂后推倒了人参果树,后请来观音救活人参果树D.《童年》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经历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昆明的雨》,完成7—10题7.题目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B.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C.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D.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来行文,目的是含蓄表达自己的情感8.下面对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了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B.“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句中“格调”原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或人的风格或品格”,用在此处是为了形容炒熟后的青头菌有色泽。
C.“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句中“张目结舌”是为了形容干巴菌味道好吃得令人吃惊D.“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一句中“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也是为下文写昆明的雨做铺垫,在雨中赏花的情味让作者难以忘怀,这是直接写昆明雨的特点9.对文中两次出现“我想念昆明的雨”,在文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开篇点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B.第一句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C.第二句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D.第二句照应第一句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10.“以小见大”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对此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B.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大,越显得爱的醇香厚重C.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暗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D.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 B.曾益/其所/不能C.必/先苦/其心志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C.休祲降于天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C.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1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先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四、(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1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拍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第Ⅱ卷(表述题 共102分)五、(17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每小题1分,其中第2题每空0.5分)(1)我报路长嗟日暮, 2)绝多生怪柏, , 3)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4)寒暑易节, (5)树树皆秋色, (6) ,芳草萋萋鹦鹉洲7)角声满天秋色里, 18.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5分)请从“阳光 老人 担当 鲜花 红色旅游”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如果对他所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那么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进行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请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姚长子墓志铭张 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
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 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①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②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③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无主后④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⑤,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⑥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⑦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