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中考热点“奥运”“抗震”精品资料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16页08中考热点“奥运”“抗震”精品资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2008年中考语文——热点归纳 一、08北京奥运会 1.各种标志及含义 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1.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名称是什么?分别叫什么名字?名字有何特点? (1)福娃;(2)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3)五个名字的读音组成谐音是“北京欢迎您”,表达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 2.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怎样的美好祝愿? 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每个福娃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美好祝愿?其象征意义是什么?融入了怎样的形象?分别与奥运会五环的哪一环相照应?分别代表着哪类运动项目? (1)福娃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象征着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融入了鱼的形象;与奥运五环中的蓝环相对应;代表着水上项目 (2)福娃晶晶:传递的祝福是欢乐;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了大熊猫的形象;代表了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3)福娃欢欢:传递的祝福是激情,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融入了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代表着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代表着球类运动; (4)福娃迎迎:传递的祝福是健康;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融入了藏羚羊的形象;代表着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代表着田径项目; (5)福娃妮妮:传递着“好运”的祝福,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融入了燕子的形象;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代表着体操比赛项目。
4.说说五个福娃的寓意 当五个福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欢迎您”,显示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五个福娃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相对应,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亲和力 5.福娃为什么采取5个动物? 与奥林匹克五环相对应,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五行:金、木、水、火、土 3.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 [考点] 1.试阐释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创意灵感及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的设计灵感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3.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及口号是什么? 4.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火炬接力将创下历届奥运会中,火炬手最多、传递时间最长和传递距离最长三项纪录请分别说出此三项纪录的具体数字 5.点火与接力情况:2008年3月24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准时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举行,女祭司成功点燃圣火 作为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特殊礼遇,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和总理卡拉曼利斯同时出现在了仪式现场,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圣火采集仪式上致辞 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准时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举行。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游泳金牌的中国奥运冠军罗雪娟是第一个接过第29届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由此拉开了奥运火炬全世界传递的序幕 [相关知识点] 1.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卷轴、中国汉代的红漆和现代充满动感活力的中国印,将在2008年托起奥林匹克圣火,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明和奥林匹克的辉煌历史将在世界之颠同放光芒 2.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以凤凰的形象作为火炬接力的标志,象征通过火炬接力把北京奥运会吉祥美好的祝福传遍全中国,带给全世界。
3.北京2008年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口号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使体育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维护个人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的精神实质深度契合,高度概括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举办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的深刻内涵 4.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火炬手的总数达到21780人,是历届最多的;火炬接力传递距离为137万公里,是历届奥运会火炬传递距离最长的一届;火炬接力还将创下传递时间最长的纪录,达到130天 5.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圣火采集仪式上致辞中国奥运冠军罗雪娟是第一个接过第29届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浙江杭州姑娘罗雪娟2007年退役,在其运动生涯中共获得5枚世锦赛金牌和1枚奥运会金牌 4.苏州镜内火炬传递情况 二、汶川大地震 一个伟大民族的涅槃 5月12日,原本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孩子们正坐在课桌前,商店老板们正在纳客,出租车司机正驾驶着车辆,做工的、种田的、炒股论经的、开会筹划的……一切都是那样地常态。
可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山摇,坍塌了四川汶川,也摇动了半个亚洲,让改革开放30年的共和国,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考验 从那一刻始,一切就在改变一些陌生的地名在我们眼前闪烁--汶川市、北川县、映秀镇、汉旺镇、青川县、理县、绵阳市、绵竹县……从此,这些在地图上的地名,就揪紧了你我的心房不论,你我在什么岗位上,与灾区是否远隔千山万水,每时每刻都牵肠挂肚每天,翻开报纸,泪流满面;打开电视、网络满面流泪网络上一条短讯,电视上播音员一句动情的话,晚会上一首挺直白的诗,都会让你我潸然泪下,泪飞顿作你发现,却原来我们的周围人、我们的民族,是那么的柔情似水,那么的有情有谊,那么的坚强勇敢,那么的团结无比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开始了改变一些陌生的面孔时时刻刻让我们惦念聚源中学废墟下等待救助的师生们;用血肉之躯守护着四名学生的人民教师;几位在废墟下以歌声相互支持的同学;一双断壁残垣下求救者渴求的目光;一只废墟下紧握铅笔的手……每一个灾区救援的细节,都力透纸背,洞穿你我的灵魂生命对于你我,不再是男女有别、年龄大小、地区远近、国度差异,而是如天的敬畏,如地的尊重 从那一刻开始,一切都有了再认识。
从年愈花甲的总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到第一支翻山越岭冲进北川的军队,到第一支从4900多米高空空降灾区的伞兵队伍,到一批批救援队伍赶赴灾区救出灾民并成功安置……生命奇迹不断上演的背景版,是责任政府和执政党以人为本的时代底色第一支医疗队、第一家战地医院、第一所灾区小学、第一支国际救援抵达,还有,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一笔笔捐款,一场场赈灾义演……国家的意义、子弟兵的内涵、同胞手足的概念、一次次在你我的胸中刷新了!一向内敛的总书记,深入灾区站在救援队伍中,也情不自禁地举着拳头高呼:英雄的中国人民不可战胜! 突然你我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的强大,一个人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原来,你的生活是这般充满光明,一方有难,十方支援;昔日的污泥浊水可以横扫,昨天的灾难困苦可以逼退强震大灾面前,我们民族的大善大爱、大情大义、大智大勇瞬间得以集合男人们胸怀宽阔了,女人们面带微笑了,孩子们目光清澈了,公民意识更足了,社会凝聚力增强了 灾区的读书声传递出未来无限希望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汽车,火车,舰船的鸣笛声和防空警报如期在全国各城市上空响起,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三分钟! 三分钟默哀之后,另一种声音将在此次地震受灾地区响起。
据报道,北川80多所受灾学校均已接到教育局通知,5月19日开始复课安置点内将搭起帐篷学校供孩子上课,部分学生将转至绵阳学校继续学业此时,悲伤的情绪尚未得到平复,废墟中的家园还没有得到重建,但那琅琅的读书声,似以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和不屈,穿透了内心的阴霾,划过震后的余烟,向未来传递出无限的希望! 鸣笛和警报声提醒我们,永远铭记国难,向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琅琅读书声则传达出这样一种信念:铭记国难,向生命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我们坚强地站立住而决不会倒下双眼因悲伤而被泪水冲刷,但我们更看清了远方,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苦难经历,又使我们能以更为坚定的步伐走向了未来两种方式,同一样的表达 救援工作还在继续,生命的奇迹还在不断创造与此同时,另一场战斗也已打响———那就是重建家园,尤其是受害地区群众的心灵家园遍地的残垣断壁,满天的灰烬尘埃,自然无法阻挡悲伤与思念但生活还得继续,未来的路还需要坚强面对,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自发的精神,来振作和鼓舞我们最终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来为我们自己寻找一个可以生活得更好的铿锵理由 哪一种力量更有力量,哪一种精神更加精神?那就是老师们把课上起来,孩子们把书读起来,让教育的光芒照亮心底的黑暗和恐惧,让知识的温暖与厚重抚平心头的忧伤与无助。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是学校,最牵动人心的是学生,最壮烈的举动是教师的大爱无疆———请告诉我,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表达我们的敬意,还有哪一种方式更能传达我们的无畏和坚强,还有哪一种声音此刻更能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共鸣?唯有那琅琅的读书声,唯有那孩子全神贯注的面孔 是的,帐篷里临时搭设的课堂还很简陋,不足以恢复到往日的平静和安谧,是的,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彻骨的痛,不可能很快就完全从孩子们的心头消退,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抚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通往未来的希望起点,它将以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向昨天的灾难和悲伤作一声告别:明天会更好!它将以充满稚气但无比清晰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挺得住 举国哀悼日,人性的太阳升起了 中国人用最传统的“头七”方式,祭奠国殇请记住,2008年5月19日,所有中国人都在为逝去的数万名同胞做起了“头七”这一天,警钟长鸣,国旗半降,行人驻足,举国同悲!人们再也无法忍住泪水,再也无法克制哀号!丧亲之痛,痛何以当!在第一个因为众多普通生命的消殒而统一肃立默哀的日子,为了失去生命的兄弟姐妹,为了永远的祭奠,为了深切的怀念,为了人同此心的感动,中国人,骄傲地哭吧!泪光中,更彰显了人性之光的灿烂! 2008年5月19日,一个全体中国人相约集体哀伤的日子。
这是为了纪念另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心痛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在以中国汶川为中心的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地母亲的脉脉温情突然换作死神的凶恶咆哮,她残忍地、毫不留情地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并令人厌恶地狞笑着,对更多鲜活的肉体虎视眈眈,妄图用成吨的瓦砾和如山的废墟,让人类臣服、膜拜然而,灾难面前,坚强的中国人没有退缩,他们迅速团结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