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必修十一课.ppt
31页导导 言言 在人类产生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于是产生了很 多的神话故事当有人提出普遍性问题并试图 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时,哲学就应运 而生在诸多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 希腊产生了哲学 古希腊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上观宇宙, 俯察人生,思考的范围几乎包括哲学史上所有 重大命题,许多解释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 价值的阐述价值的阐述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一、1.1.泰勒斯泰勒斯 2.2.智者学派智者学派 二、知识即美德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三、吾爱吾师三、吾爱吾师————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 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自然哲学 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 开创哲学新方向,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本课线索: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宙斯雕像 • 材料: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人认 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人 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 由神话到哲学由神话到哲学 大约在公元前大约在公元前 7 7 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 思考方式。
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思考方式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 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 来面目,提出来面目,提出 一系列普遍性一系列普遍性 的问题于的问题于 是,最早的哲是,最早的哲 学诞生了学诞生了 古希腊的人们古希腊的人们 一、一、泰勒斯泰勒斯———— 自然哲学 1、含义: 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与解 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 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 3、主要观点: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 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4、意义 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 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 用自己的头脑探索 自然奥秘,而不是 依赖传统宗教解释 二、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二、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 智者学派智者学派 把哲学引入社会领域 • 智者是城邦的专职教师,知识渊博,口才 出众,进行巡回讲课或指导,教授修辞学、政 治学和辩论学,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 智者们并不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 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遂 被称为一派 • 请思考: 智者(The Sophists)是些什么人? 人文主义: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 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人文科学:原指区别于神学的同人类利益相关的学 问,后来一般指研究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科学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反对宗教 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 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的先进思想,但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有 很大的局限性 1、产生背景是什么?产生背景是什么? ①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 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②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得到发展 ③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需要 材料:材料: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 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 人生短促等人生短促等 ————普罗塔哥拉普罗塔哥拉 思考:哲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什么问题上了?思考:哲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什么问题上了? 2 2、研究重点:、研究重点:转移到认识社会转移到认识社会(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 3、主要观点—— ①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 值、人的决定作用 ② 以培养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为自己的 任务 ③“人事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 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
④一切都是相对的,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 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积极方面: • 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 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4、评价 •消极方面: 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 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 便之门 被人称为诡辩学派被人称为诡辩学派 有学生问他的希腊老师:“什么是诡辩?“老师反 问到:”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 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 “众生回答各异,但均被老师否定, 知识链接 他说:”这里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 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 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这四种可能彼此相悖,无论学生作出怎样的回答,老师 都可以予以反驳,因为他不需要有一个客观的唯一的 标准,这就是诡辩 “ “诡辩学派诡辩学派” ” 普罗塔哥拉在收受弟子教人打官司时订下合同,学生 入学时先交一半学费,毕业后第一次出庭胜诉时再交付另 一半学费学生欧提勒士学成后一直不肯替人打官司,当 然也就不交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决定起诉他。
在法 庭上, 老师志在必得地说:如果你在此案中胜诉,你就应按合同 约定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就必须按法院判决付给我学费 总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你都要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提勒士则针锋相对地回答:老师您错了,这场官司 无论胜负我都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胜诉,根据法庭判决我 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中我第一次出庭胜诉 才付学费的约定,我也不必交付学费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普罗塔哥拉悖论”,也称为“半费诉 讼” 苏格拉底雕像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 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 哲学家他专心探讨人类的 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 理道德问题 三、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 ——引领希腊哲学新方向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苏格拉底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苏格拉底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关于苏格拉底的趣闻轶事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她是个 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喜欢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 骂的女人,常使苏格拉底困窘不堪。
一次,别人问苏格 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 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 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 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 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 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 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 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 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 ,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 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知识链接 1、主要思想 (1)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 题上. 请思考: 如何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思想? “认识你自己”的含义: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 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理性 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 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 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美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 于一切美德之中;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 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 质所在 (4)围绕人的精神提出哲学命题,说服人们去改 造自己的灵魂. (3)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 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是对“善”的认识 苏格拉底所以主张“美德就是知识”,与他的政治观有很大关系 苏认为只有这些少数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和知识”,因而才能 具有美德,那么治理国家也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所以在 政治立场上苏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寡头政治),他认为大众缺 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所以,反对雅典这种大规模的,全体公 民的高度的民主他也因此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陪审法庭判为有 罪并处以死刑 《苏格拉底之死 》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 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 ,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 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 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 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 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克力同,我欠了阿 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为了真理与自由,他自愿选择死!既服 从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思想自由和人 格尊严。
(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意义: (1)开创了哲学的新方向,使之成为一 门研究“人”的学问 相 同 都关注社会,研究人,强调调人的理性、否认绝对权认绝对权 威,都体现现了希腊文化 的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义的本质质 不 同 哲学研 究重点 不同 智者学派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识认识 社会”苏苏格 拉底 反对对 智者 学派 忽视视 道德 、追 求功 利的 主张张 苏苏格拉底 关注人(内在的)的伦伦理道德“认识认识 自己” 对对知识识 的看法 不同 智者学派认为认为 知识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务、进进行演讲讲的基 础础 苏苏格拉底强调调道德以知识为识为 基础础,认为认为 人必须须有知识识 才能达“善”,提倡“知德合一” 对对真理 的看法 不同 智者学派认为认为 真、善、义义、美都是相对对人的需要和兴兴趣 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绝对 的真理,没有正确和公平 永恒的标标准 苏苏格拉底认为认为 善、正义义、真理都是实实在的,重视视精神修 养,经经常讨论讨论 幸福、美德、真理、正义义等问题问题 对对政治 的看法 不同 智者学派基本上适应应民主政治的发发展 苏苏格拉底反对过对过 激的民主政治,更偏向寡头头政治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观点的比较 ①生活时代、生活时代背景 ②他们都是伟大的教师典型 ③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④思想主张:重道德、看重道德和智慧的内在联系等等 ⑤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同 平民政治 贵族政治 异:异: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 个性发展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 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 展 孔子与苏格拉底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 四、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知识链接: 柏拉图(Plato): 代表作——《理想国》 *观点: 理念论(真实的世界是永恒的 理念世界) *“柏拉图式的爱情” ——亚里士多德 (四)亚里士多德 1 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①①“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表明真理高于一切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② ②唯物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是存在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是存在的) ③ ③最大贡献:创立了逻辑学,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最大贡献:创立了逻辑学,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 2 2、地位和影响:、地位和影响: ①①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 的学者。
的学者 ② ②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