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稿】《赤壁赋》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3页《赤壁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赤壁赋》,这篇课文选自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下面我开始说课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同时也可以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所寄寓的志趣二)说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会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苏轼的情感变化,以此来学习本文的主客问答方式和情、景、理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本单元和本课的学习重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辞赋的主客问答方式和景、情、理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探讨本文的创作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主客问答中蕴含的哲理,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的文本特点,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学习主客问答这一辞赋的传统手法和景情理结合的写作方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和超然豁达的人生观二、说教法与学法我采取了诵读法、问答法、合作教学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是通过诵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把握其余的教法与学法,则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二者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在学生的价值观方面给予正确导向三、说学情同学们在初中时期就接触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对此类散文有着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对于深层知识的学习和情感把握还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背诵导入教师抽取两三名学生背诵课文,并带领学生简单回忆上两节课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时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回顾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理清教师讲课的脉络,加深对本课的知识掌握,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诵读思考,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课文3.4.5段,并在诵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客人为什么而悲,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2.苏轼劝慰客人的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3.主与客的这一段对话真的存在吗?设计意图是通过诵读,同学们可以更好的感知课文思考问题则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苏轼的情感把握,为进一步的赏析做铺垫三)赏析课文,品味哲理此环节重在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首先,我运用问答法解决1.2两个问题。
问答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概括和说话能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即“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及“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三个句子,最后明确答案:古今历史对比生悲、人生短暂和自然无穷对比生悲、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再以同样的方式分析第4段,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这一过程,归纳出“水与月”、“变与不变”和“自然之无尽藏也”这三层哲理,最后得出是苏轼超然洒脱、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劝慰了客人,从而达到第5段中“客喜而笑”的结果设计两个问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得以把握苏轼由疑惑沮丧到豁然开朗这一情感变化,从而更好的赏析本文其次,根据课标要求要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第三个问题,我采用了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同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加强理论实践性和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学生根据3.4两段的赏析,进行5分钟讨论,最终得出“主客对话不存在,是苏轼积极乐观与消极沮丧的思想进行斗争”这一答案通过以上的赏析,同学们可以深入学习本文景色、情感和哲理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同时也更好的体会作者辩证看待人生的态度和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四)归纳方法,总结全文在赏析课文后,教师将主客问答方式的抑客扬主的特点进行归纳,以此来明确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五)布置作业,学以致用教师要求学生以“逆境和挫折”为主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设计意图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板书设计 我采取的板书具有概括性和美观性,通过抓住作者由悲到乐的情感变化,来突出“人生观”这一教学主旨此外,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记忆,也更好的向同学们展示了主客问答这一方式,达到了教学中求精求新求美的要求 “客”悲——人生观——“主”乐六、结束语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谢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