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2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讲座.pptx
184页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2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提纲,一、高考命题框架 二、 2021年试题解析 三、科学备考 四、高三大致时间安排,第一部分 高考命题框架,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1)一核四层四翼要求,一核:高考核心功能,四层:高考考查内容,四翼:高考考查要求,学科社 会价值,学科本质价值,学科育人价值,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化学视角看待问题 具备正确化学观念,体会化学学科魅力 激发化学学习动力,(2)化学学科核心价值,宏观辨识 微观探析,变化观念 平衡思想,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科学探究 创新意识,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物质转化与应用,反应变化与规律,化学语言与概念,实验原理与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4)化学学科必备知识,T,归纳 与 论证,分析 与 推测,探究 与 创新,掌握基础知识 辨析基本概念 获取有关信息,判断物质结构 分析物质性质 预测反应现象 推断反应结果,识别有效证据 科学推理论证 处理转化数据 归纳总结规律,设计探究方案 描述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数据 评价探究方案,(5)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理解 与 辨析,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明指出,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采用真实情境下的主题式教学,打破原有知识的孤立性和零散性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知识立意为主的命题思路,命题的出发点是知识,但落脚点是考查获取知识的能力、鉴别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只是作为考查能力的载体命制试题首先确定要考查的能力,然后以实际问题为素材 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 设置问题情景和设问方式设问要体现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态度、观点和方法,关注对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考查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路,知识,背景,设问,在能力立意中 对知识的选取 没有限制, 甚至是学生没 有接触过知识 都可以,考试 也是学习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应用数学能力 5.实验能力,全面思考,核心设问 递进设问,逐步开放,命题突出真实情景 联系实际、STSE,特别是高科技成果,高考求新, 体现公平性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1年2月2日,2021高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高考的核心功能,各学科命题都要体现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高考命题6大要求如下: 要求1:试题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要求2: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要求3: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求4: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要求5: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要求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体现中国特色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考生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题往往从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第二部分 2021年试题解析,试卷适用范围,全国甲卷适用地区 西藏、贵州、广西、四川、云南; 全国乙卷适用地区 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 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对比分析,2021年全国甲卷和乙卷化学选择题题型常规,延续往年的常考题型或轮考题型,立足基础知识,聚焦核心主干选择题大幅度增加考查基本概念的试题数量,包括化学与生活、气体制备实验、离子方程式、有机物性质等常见的基础内容试题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相比,试题结构、形式、难度、热点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试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符合高考大纲和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形式非常灵活,题型和难度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热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只要基本功扎实,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学生,善于灵活变通的考生,具备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就可以顺利解决。
2021年全国乙卷试题解析,7.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D,【命题意图】本题以“碳中和”为背景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考查学生接受、吸收化学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备考启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知识,也不能置之不理,让学生必须掌握必备知识,同时还需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中国贡献,体现学以致用本题的命题背景是“碳中和”,考查的知识主要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内容8.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c,【备考启示】:经典老题的回归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重视传统考点,避免脱离教材进行复习备考,引导学生做题时注重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关注课本所有实验,全面提高实验探究及创新能力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验室制气体,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记忆及迁移应用能力。
9.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钾溶液:,D.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S2Cu2=CuS,A,【备考启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特别是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视传统热点,注重细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0.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gCO2,,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c,【备考启示】加强有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规律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如: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官能团等的判断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相关知识,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意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11.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元素推导题考察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基础知识;同时考察学生结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推导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点分析】,【题意分析】,此题关键是推导四种元素: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X、Y、Z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值,W最外层电子数,W最外层电子数8个,排除,X与W同族,不符合题意W为第A元素(氧或硫元素),结合题意, W、X、Y、Z分别为O、Mg、Al、Si选项剖析】,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硅酸酸性弱于碳酸,D错误; 故选BAO原子电子层有两层,Mg、Al、Si均有三层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MgAlSiO,即,A错误;,B化合物XW即MgO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B正确;,CY单质为铝单质,铝属于导电性很强的导体,Z单质为硅,为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Y单质的导电性能强于Z单质,C错误;,符号对应元素:W(O) 、X(Mg)、Y(Al)、Z(Si),【备考启示】高考热点,每一年的题目既相似又不相同,变化的是情境,不变的是考核内容和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试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不管题目如何变化,考生都很容易解决12.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放并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惰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Cl-氧化生成Cl2的反应 B.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aClO C.阴极生成的H2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 D.阳极表面形成的Mg(OH)2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考点分析】,电化学题考察电解原理及其实际运用,具体考察电解池电极产物的判断,元素化学知识(Cl2与强碱反应),安全生产及设备维护知识题意分析】,【选项剖析】,用惰性电极电解海水(含Cl-、Na+、Mg2+等),电极反应: 阳极: 2Cl-2e- =Cl2,阴极: H2O + 2e- = H2 + 2OH-, 后续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Mg2+ + 2OH- = Mg(OH)2,A.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Cl-氧化生成Cl2的反应 B.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