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探究加速度力质量关系导学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41289350
  • 上传时间:2023-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2.会用图象表示加速度与质量、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案】1.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纸带、、.2.实验原理:实验的根本思想——控制变量法(1)保持研究对象即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砂的质量,即改变,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验证加速度是否与作用力成正比.(2)保持小桶中砂的质量不变,即保持不变,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测出对应不同质量的加速度,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想一想: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怎样得到.【课堂探究案】【典型例题】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三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体会近似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 (装置如图421所示).(1)小车质量的测量:利用天平测出,在小车上增减砝码可改变小车的质量.(2)拉力的测量:当小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小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合外力),即F≈mg.(3)加速度的测量:由纸带根据公式Δ*=aT2,结合逐差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2.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化曲为直〞法(1)研究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力F为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422所示,假设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就能说明a与F成正比.(2)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如图423所示,因为am图象是曲线,检查am图象是不是双曲线,就能判断它们之间是不是反比例关系,但检查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相当困难.假设a和m成反比,则a与必成正比.我们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以a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出a图象,假设a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a与成正比,即a与m成反比.图423二、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424所示的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先不系绳).图424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位置,直到轻推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在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在小车上加放适量的砝码,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记录下来.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待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好点后取下纸带,并设计表格如下.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小桶的质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6.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拟理想的局部,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填入表格中.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作用力,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小车运动的aF图象,从而得出aF的关系.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求出相应的加速度,并设计表格如下.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小车运动的a图象,从而得出aM的关系.9.整理实验器材,完毕实验.三、误差分析1.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约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但会带来一定的误差.小车的质量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相差越大,这种误差越小.2.为减小长度测量时的偶然误差,可进展屡次测量取平均值.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好,实验中作出的aF或a图象不过原点.四、考前须知1.实验中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用手轻轻地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均匀,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受到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3.改变砂的质量过程中,要始终保证砂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4.作图时应使所作的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的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但假设遇到个别偏离较远的点可舍去.例1 用如图425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步实验之后.(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选项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例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活动中,*小组设计了如图426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外表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场运动,然后同时停顿.(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小车的质量.(2)本实验通过比拟两小车的位移来比拟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Ⅰ、Ⅱ的质量均为200 g.在第1次实验中小车Ⅰ从A点运动到B点的位移如图427所示,请将测量结果填到表中空格处.通过分析,可知表中第________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应舍弃.图427例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428甲所示.(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428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比拟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一样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29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3)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当堂检测】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拟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图4211(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图线如图4211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m乙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丙.【课后训练】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2如图4212所示,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假设1、2两个一样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翻开夹子后经过一样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1、*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围,有(  )A.当m1=m2、F1=2F2时,*1=2*2B.当m1=m2、F1=2F2时,*2=2*1C.当F1=F2、m1=2m2时,*1=2*2D.当F1=F2、m1=2m2时,*2=2*13.如图4213是*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图4213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C.甲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乙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D.甲、乙、丙三同学中,丙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4.如图4214所示,是*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沙桶和沙,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图421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及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4215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电源频率50 Hz.图4215(1)在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以小车________所受重力的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摩擦力,当小车做________运动时,摩擦力恰好被平衡;之后可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2)图4216为*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的点为实际打下的点),根据图中的纸带和相关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图4216(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4217所示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如有需要,可利用上表中空格)图42176.如图4218甲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4218(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屡次重复测量.在*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7.*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4219(1)如图4219甲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挡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1).pptx 动量定理(1)课件课件课件.pptx 法治政府课件.pptx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课件 (1).pptx 七上第六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课件 (1).pptx 儿童钢琴基础教学理论与实践指南.doc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繁星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辟地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走月亮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牛和鹅第一课时课件.pptx 《Module 7 Unit 1 He spent about twentyone hours in space》教学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蝴蝶的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8.牛和鹅第二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第二课时课件.pptx 人教统编版25秋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现代诗二首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