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35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色;《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色各异,作者在描述景色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怎么想开去呢?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 阅读《草原》,读到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 可以联想自己与 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二,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比如,《丁香结》一文,作者由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等,想想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并由这些植物联想到人生。
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通过设计习题、“交流平台”进行训练,引导学生习得方法《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既是一种学习策略,也是一种阅读方法以上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 如下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 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3.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4.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写字训练要素】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22个字,会写37个词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六年级在写字上强调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要求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写作训练要素】(3-6年级)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这次习作想象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根据以上思考,将习作训练要素细化为:1.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2.能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3.学会赏析别人的做法,发现优点和不足,乐于表达,乐于分享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4.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5.根据习作要求和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6.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学生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但在学习方法上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既要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更要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既要立足课文,又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通过举例或结合课后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另外,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相比低年级而言,有了一定的束缚,反而不如低年级的想象力丰富为此,教师在本单元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四篇课文的共同特点,即作者在描绘景色时均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课 题1 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等18个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草原优美的景色和蒙汉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学习重难点1.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课文第1 自然段2.能体会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并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抄写下来。
学情分析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通过播放视频,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了解老舍先生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草原有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其美丽,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番草原风光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2.简介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学习任务二根据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卡,结合自己的完成情况,汇报预习成果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学会在预习中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研读课文打好基础课件出示自主预习卡同桌互相交换“自主预习卡”,检查“预习卡”中的第二题生字的书写,并提出问题,先互相解决,共性问题全班解决2.同桌互相读一读词语,互相纠正读音预设】检查读写,教师指导重点字的读音和写法课件出示词语:蒙古包指名读,指导读准多音字“蒙”课件出示图片和资料介绍有关蒙古族特色的事物。
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分类指导书写:①“陈、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②“毯、腐”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写法3.全班交流“自主预习卡”的第3题同学们,大家课前已经自主预习了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1)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内容相机出示课件: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2)小结:阅读课文时,同学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小标题的方式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巧妙 老舍先生就如一位出色的导游,通过移步换景,由景及人,为初到草原观光的人们精心勾画出三幅美丽的画卷,令我们初步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学习任务三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品味“草原风光图”,体会作者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精读的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草原的美;指导学生概括分类的方法,通过总结草原景物的特点,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去写的表达方法)感受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美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到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预设】: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草原风光美的句子,并做好批注2.全班汇报,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①通过图片或者展开想象,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②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并不茫茫”是什么意思?【预设】:小组合作探究,推荐代表汇报展示体会草原很绿很辽阔的特点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①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并说明原因通过阅读,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含义,感受用词的准确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仔细读,想一想: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使景物更逼真,有感情色彩;使抒发的情感有寄托3.学法迁移: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是情景交融的?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抓住“那么”“总想”“满心”,感受情景交融间,作者内心的赞美与喜爱 ) 预设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抓住“绣”字,体会草原之美,进而体会作者内心的赞叹课堂小结: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记在脑海中吧!请同学们尝试背诵第1 自然段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背诵2.配乐朗读课文,制作成小视频板书: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风光图 草 原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课 题1 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想一想自己所看到的田野等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2.圈画出蒙古族人民热情招待作者一行人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感受一下蒙汉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抓关键语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想一想自己所看到的田野等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四:复习课文,引出话题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学习任务五: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语句,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方式,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习得阅读的方法1.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品读重点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