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docx
14页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整体设计具有多方面的考虑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对基本概念和规律设计的安排,有对实验技能和实践活动的设计考虑 ;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注意物理科学探究的设计与安排 ;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倡科学精神,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另外还对如何体现弹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体现时代精神等问题作了分析和说明高中物理 ; 课程标准 ; 教材 ; 整体设计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 2019 年 3 月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课标》 ) , 2019 年 9 月高中课程改革在广东、 山东、 海南和宁夏 4 个省全面展开 根据 《课标》 ,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了物理学科 12 个模块的全套教材在这套教材编写中, 我们力图贯彻 《课标》 中“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教育理念,努力为建设新形式下符合时代要求的物理教材贡献我们的力量下面将这套教材的整体设计思想说明如下。
一)编写指导思想此次教材编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前提下,特别注意贯彻以下指导思想: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 实验 ) 》 为依据,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全面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服务2.根据《纲要》和《课标》中“多样化”、“选择性”的精神,编写不同系列、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教材,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3.教材呈现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尽管各个系列教材在概念和规律、科学方法、人文精神、实际应用等方面会各有侧重,但是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开展4.注意联系社会,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观点教材的编写注意表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正反两方面的作用5.教材要有新意和时代气息教材在概念和规律、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与探究等方面的设计要合理、有趣、有新意,使学生喜欢阅读,愿意参加所设计的活动。
取材上要选择那些鲜活的和能反映时代气息的内容,如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与物理有关的内容、国内外科技新发展的情况等二)整体设计安排一、在打好基础 兼顾差异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高中物理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虽然《课标》对课程的基本范畴有所限制,但是比较宽泛教材在完成《课标》中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可以对不同的内容有自己的处理方法本套教材注重选取对学生今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例如明确区分“位置和位移”、加强“矢量”的教学、突出“变化率”的概念、渗透“极限”的思想等现代的物理教育不再把关注点只放在知识上,而是认为只有对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有了较好的理解,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理解规律、掌握方法比记住知识更重要所以,教材注意将物理内容围绕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展开,避免过多地罗列和陈述识记性的知识2、重视实验及实践活动的设计物理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不仅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事物的有效方法,因此教材非常重视实验的安排与设计这套教材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特意设计了“演示”实验、“实验”、“做一做”(或“大家做”不同模块中名称略有不同)等不同的实验栏目。
演示”实验一般是由于器材或其他因素所限,主要由教师来做的实验 ; “实验”栏目中的实验都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做的随堂实验,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此栏目中的实验多以定性的为主 ; 在节的标题中有“实验”二字的实验,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规模较大的实验这类实验有些是验证性的,多数则是探究性的 ; “做一做”或“大家做”栏目中的实验属于扩展性的实验,不作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已的情况选做教材除重视实验的编排外,还特别注意对其他实践活动的合理安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结合所学内容适当安排动手实践活动,如选修 2-1中测量“地电流”、“制作简易无线话筒”等活动的安排 ; ②安排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 1-1 第一章“节约用电的途径”中布置学生调查用电器的节电情况,并要求学生提出一两个具体的节约用电的途径③每个模块都设有“课题研究”,以拓展学生学习、实践的空间3、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教材除按照《课标》的要求将不同的模块编写成各具特色的教材,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倾向加以选择外,还在相同的模块里对一些内容做了“弹性”处理,以便为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
为此教材专门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 “科学漫步” “ ST6等这些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学习如物理必修 1 第 2 章第 1 节“做一做”中的“用计算机绘制v-t 图象”,是为那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对利用计算机进行物理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安排的;物理必修 2 第 5 章第 3 节“说一说”中关于“瞬时功率”的讨论,是为那些学有余力、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思考的学生所安排、设计的另外,像书后的“课外读物”、“推荐网站”“课题研究”等,也都具有兼顾差异的考虑二、联系实际 突生STS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很好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物理问题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是活生生的 ; 只有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到物理是有用的 ; 只有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才能培养出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对待世界的人1、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物理问题无论新的教育理论还是我们这次课改的理念,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此材我们尽可能为基础来相关的物理问题唤起学生将已有知识与要学习的知识间的联系, ,增强他们对科学的亲切感。
例如在物理必修 1 中讲到“时间”和“时刻”的区别、“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时,教材从上课、下课以及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到同一地点这些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出发, 逐渐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又比如在在选修 2-1第二节讲电源时,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如普通干电池、电池、手表电池、照相机用电池、汽车用蓄电池等另外还安排了“自制水果电池并测其电动势”的实践活动2、以生活、生产实例创设物理情景教材注意以生活、生产中的实例来分析物理问题,尽量避免用抽象的分析来阐述问题这样既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验的意识和能力教材注意选取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示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展示应用物理知识的情境, 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有亲近感例如物理必修 1 “速度”是以百米运动员的赛跑为例来得出的 ; “加速度”则分析了飞机起跑的过程 ; 第 1 章第 1 节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另外,习题中也尽可能地安排与实际相关的物理问题,避免过多地使用“小球”“木块”等抽象名词3、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学习物理要从实际中来,还要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为此教材在编写中注意了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例如在物理必修 1 第 2 章第 3 节的“问题与练习”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航空母舰上飞机起飞的问题;物理必修2中在讲过功率P= Fv后,分析了汽车变速箱“换挡”的问题 ; 物理选修 1-1 学过静电的知识后,分析了静电在实际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4、突由STS的思想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 这种科学、 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如果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另外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的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有广泛地联系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是无处不在的为此教材除了在正文中尽可能安排物理知识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的内容,还特意设置了 STS 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如物理必修 1 中的“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既分析了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所做出的卓越成就对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伟大意义,同时也分析了当时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对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5、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内容中,改革传统物理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整合物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课标》中所提倡的教材对此给予了充分重视,如物理必修 1 第 1 章第 4 节“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物理选修 2-1 第 4 章第 1 节演示中利用“电压传感器”和“计算机”显示交流电压图像,第 6 章第 1 节“半波整流电压波形”的演示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一个良好的信息载体,能创设一个生动的以图、文、声、像再现或模拟物理现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材对有关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统一放在“做一做”栏目中,不做统一要求,以便学校根据自己的设备情况自己选择三、关注科学方法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1、注重科学方法的学习中学物理的学习除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技能需要学习、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方法有一 般的“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也有物理科学中一些诸如“观察实验”“等效”“以直代曲”“合成与分解”等方法教材对这些一般的方法和学科内部的方法都给予了充分注意例如除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运用这些方法外,还专门在适当的地方以旁批的方式点出一些具体的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领会科学方法的同时,增强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的意识2、重视探究式学习的设计新《课标》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对此我们在教材编写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教材力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例如,物理选修 3-1 第 2 章第 6 节“探究导体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