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赋并序myslide40.ppt
16页15荔枝赋并序1.作者简介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人唐朝开元宰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岭南诗祖,世称“唐代无双士,南天第一人”,封“始兴伯”,谥“文献公”,赠“司徒”擅长于山水诗和感遇诗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张九龄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他在使唐诗的品格由初唐的“正”向盛唐的“醇”的发展方面,主要作出了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进退随缘,“九龄风度”为盛唐文人确立了一代美的风范;第二,倡导恢复诗歌缘情体物的传统;第三,自成一家,开盛唐山水田园诗一派他的诗风可用“清省醇厚”来概括他的诗歌语言素练质朴,意境清淡自然,艺术手法娴熟,韵味悠长著有《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2.相关知识(1)描写荔枝的诗句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③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王逸《荔枝赋》)④嚼凝天上味,嗅异世间香白居易《荔枝诗十八韵》)⑤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⑥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徐渤《咏荔枝膜》)(2)曲江风度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宰相的岭南人,有“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美称在位期间,张九龄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竭力匡扶社稷,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积极推行务实而有远见的改革,为巩固“开元盛世”以及防止唐朝由盛转衰和暴政局面的出现等作出了相当重要的历史贡献后世称誉张九龄的历史功绩、刚直气节以及政治远见为“曲江风度”,其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3.背景资料开元十八年,张九龄转任桂州刺史、充岭南道按察使,写了这篇文章在此之前,张九龄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当重贤能,不徇资历当时,他的文才为宰相张说所器重后张说罢相,他也受累外迁,其心中自然也有对现实诸多的无奈,对正义不能伸张的苦闷和愤慨因而,写作此文,作者也是有感而发1.字音识记“固”通“故” ,所以·)①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 (②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 ()·2.通假字“匪”通“非”,不③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 (“缋”通“绘”,华丽)④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华”通“花”,花朵))⑤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兮曷通 (3.一词多义· · ·“曷”通“何”,如何动词,显现, 引申为“施展”名词,错误连词,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被轻视使动用法,使……丰盛使动用法,使……沉水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陋、瞧不起5.文言句式)①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 (②果之美者 (定语后置))③孔翠于斯 (④诸公莫之知 (宾语前置)⑤而固未之信 ()6.重点句子翻译①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译文:况且士人未能施展才华,一直没有获得声誉,如果没有对他深入了解,那么他与处于偏僻地区的荔枝有什么不同?判断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②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
译文:承蒙安逸平和的传播,经历冬寒夏暑而不凋零③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信雕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蒂部像芍药的子房一样聚集,外皮像龙鳞一样紧密排列,内膜像润洁的玉,果肉像向阳盛开的萍花确实是雕刻精美的杯盘中的仙液,是华美宴席上的珍品⑤山五峤兮白云,江千里兮清枫,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工译文:山有五岭高入白云,江有千里岸生清枫,为什么这么美好的生物却生长在偏远之地呢?嗟叹你的命运太不顺利角度一:内容理解1.第一段为“序”的部分,意在表明写作此赋的缘由,并简单概括了赋的基本内容那么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分析】“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即为不被人发现并赏识,不能施展才华的文人士子鸣不平。
2.第二段写了荔枝树的哪些特点?【分析】①生长环境:受气于东方,生长于偏远的南方②生活习性:向阳生长,寒暑不凋③外形: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形如盖④生长之地:不高不卑,枝干刚直3.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和前文有什么关系?【分析】在前文充分描摹荔枝珍奇的基础上,写它完全可以被进献给宗庙王公,但因生于偏远之地,山川阻隔而难以被“贵人”所知这一段是对前文的深化,是作者言志的部分由荔枝不被“贵人”发现赏识自然而然地引出对那些不被“贵人”发现赏识的文人士子命运的哀叹,由物及人,体物写志角度二:佳句品味4.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崄巇,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分析】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出荔枝的姿态美,对云烟、孔雀、翠鸟的描写,衬托出了荔枝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姿态荔枝的生长地势 “不高不卑”, 暗示了仁人志士的品格5.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分析】用人们的感受来间接描写荔枝的甘美与价值指出古人的谬误,再次指明荔枝不为人知的事实呼应前文,为后文作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