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5课正确运用判断 2022新高考复习课件.pptx
32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课标要求,1.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 2.学会正确运用判断 3.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备考指导,1.理解判断的含义,掌握判断的基本特征 2.理解判断的类型及划分依据,结合实例识别判断的具体形式 3.把握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 4.把握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5.根据正确运用判断的要求,辨析“飞矢不动”“白马非马”等论题,一、判断的概述 1.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判断就有与认识对象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3)关系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误区辨析概念和判断 概念和判断都是思维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构成判断的基本单位,给概念下定义用的也是判断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判断的表达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2)判断的类型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简单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作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二、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性质判断的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叫作联项3)性质判断的分类。
依据判断的质,即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性质判断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依据判断的量,即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性质判断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单称判断误区辨析区别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全称判断使用全称量项,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很容易区别问题在于,全称判断可以省略量项省略量项的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在外部特征上的确无法加以区别这时,就要从主项上加以区别全称判断的主项是普遍概念,如“河”“文学家”“桌子”等而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如“黄河”“鲁迅”“江苏省”等全称判断与单称判断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即“不可同真,可以同假”;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即“不可同真,不可同假”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的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2.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关系判断的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关系判断的构成: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作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作关系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作量项 (3)关系判断的分类 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和非对称关系,是对称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 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是传递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4)掌握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的意义: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在社会生活中,弄清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对我们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维护合法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复合判断的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复合判断的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联言判断的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
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3)联言判断的真与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在日常语言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不能省略 (3)选言判断的分类:选言判断中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另一种是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不相容的选言支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在日常语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4)选言判断的真与假: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误区警示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该注意: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2)假言判断的构成: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词项,叫作假言判断的联结项 (3)假言判断的分类:假言判断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着三种条件关系,相应地,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4)假言判断的真与假: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方法指导通过联结项的关键词区分复合判断的种类,1.比较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2.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真假表 (1)相容选言判断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相容选言判断真假表,(2)不相容选言判断 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不相容选言判断真假表,3.假言判断的真假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是否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无后件”的条件联系特点,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判断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这就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基本逻辑性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表,(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是否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无前件必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的条件联系特点,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判断才假;在其他情况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都是真的。
这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基本逻辑性质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表,(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是否是后件的充分必要条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的条件联系特点,当且仅当前件和后件真假相同时,它才是真判断,否则就是假判断这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基本逻辑性质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表,典例剖析,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们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们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命题立意本题利用同学间的对话为情境,考查对性质判断之间逻辑关系这一必备知识的理解,检验考生的辨识与判断、推理与论证等关键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解析:本题考查性质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甲说全班同学都是团员,而丙说有人不是团员,二者存在矛盾;由于只有一假,可知乙、丁为真,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团员;由此可推出有人不是团员为真,即丙为真;所以可知甲说假话。
答案:A,规律方法性质判断的六种基本类型,真题实践,1.某集团要招聘20名中层管理人员,最不可能被录用的或是学历在大专以下的人,或是完全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在有可能被录用的人中,懂英语或懂日语将大大增加被录用的可能性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所言及的报名者最有可能被录用的是() A.张先生现年40岁,中专学历,毕业后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曾到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半年,收获很大不久前,他辞去已任职五年的某宾馆前厅经理的职务 B.王女士是经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出版过管理学专著出于经济收入的考虑,她表示如被录用,将立即辞去现职 C.陈女士是某经贸大学专科班的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曾任过某商场业务部见习经理 D.刘女士是外国语学院2005年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当过半年涉外导游和近两年专职翻译,精通英语和日语,C,题干中强调最不可能被录用的“或是学历在大专以下的人,或是完全没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这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情况的人都不可能被录用懂英语或懂日语”者,只有在“有可能被录用的人中”才能被考虑,所以在考虑某人能被录用时,应注意不能有不被录用的条件A项中的张先生,学历不合格,显然不能被录用。
B项中的王女士没有管理工作经验,D项中的刘女士也没有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都不能被录用C项中,陈女士的学历不在大专以下,有管理工作经验,因此是可能被录用的2.有人说:“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如果这一判断是真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某同学没好好学习,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B.某同学好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