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8页5.食物中的营养【教材简析】《食物中的营养》是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5课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分析、整理一天的食物,发现我们人类饮食特征“杂”之后,基于“为什么吃多种食物,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好处”而展开的本课教学以检测食物中的营养为主轴,要求学生通过检测食物中的营养,发现每一种食物都不包括我们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从而体会到每天吃多种食物的意义,并为后面将要进行的均衡营养搭配的研究做铺垫本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聚焦”环节,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发现:我们每天要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提问学生:“这会给我们身体带来什么好处?”以此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实现思维的聚焦第二部分为“探索”环节,通过动手检测与资料阅读的方式辨别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从而为聚焦环节的问题寻找依据,同时又能更深入地了解食物、营养以及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研讨”环节,在经历实验检测、资料阅读并形成自身对营养相关认识的前提下,学生围绕着“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如何简单地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观点,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研讨,学生会认识到面对丰富的食物也就是面对丰富的营养,这也将学生对饮食的认识从“食物”上升到“营养”。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营养”一词是非常熟悉的,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听到和讲述,但他们对营养的认识却比较浅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在营养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上,四年级学生较多地停留在“营养让身体有益”,如在访谈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营养会让我们长得更强壮、更高、更健康2. 在营养的来源方面,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知道食物中有营养,而有什么营养却不知道”,“为了获得更多的营养,要多吃饭,多吃菜”3. 对营养的辨别方面,学生几乎一片空白:虽然在一些食品包装上有相关的信息,但学生也没有关注过,此方面的知识主要依靠家长介绍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l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l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l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科学探究目标l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l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科学态度目标l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l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养成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 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教学重难点】1.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各自的作用2.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马铃薯、西红柿、食用油、肥肉、花生、馒头、米饭、棉签、白纸、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棉签、镊子;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双缩脲试剂AB、滴管、蛋清稀释液、试管1支、小量筒2个、豆腐(糊状)1份、肥肉(糊状)1份、馒头(糊状)少许、食物中的营养成相关资料、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 播放学生平时常吃的多种食物的图片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种类的食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有哪些营养,以及各种营养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及作用2. 聚焦主题:食物中到底有哪些营养?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形成认知冲突,聚焦本节课的研究主题——食物中的营养二、探索(一)辨别食物中的营养食物中的营养我们是无法直接看到的,而科学家们为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往往会采用实验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向科学家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两种营养成分——淀粉和脂肪1. 学习辨别淀粉和脂肪的方法。
1)学习检测淀粉的方法知识介绍:淀粉是糖类的一种,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淀粉遇到碘酒会产生蓝色新物质,它的这个特点可以用来检测食物中有没有淀粉实验方法:取少量食物,滴一滴碘酒,看看会不会变成蓝色若食物变成蓝色,则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同时,颜色越深,说明淀粉含量越高;颜色越浅,则淀粉含量越低2)学习检测脂肪的方法知识介绍:脂肪也是一种能给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食物中很多脂肪以油的形式存在实验方法:①先用棉花签沾少量食用油涂抹在纸上,如果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说明食物中存在脂肪②再将其他食物涂抹在纸上,将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这个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设计意图:以图文形式介绍辨别淀粉与脂肪的方法,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同时还加入了原理介绍,引导学生认识:无论选择哪一种研究方法,都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从而树立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 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1)活动:利用所学方法对食物进行检测,辨别其中的营养物质2)要求:小组合作,用所学方法逐一检测;仔细观察,如实记录检测的食物检测到的现象检测结果(主要营养成分)有油渍变蓝色或蓝紫色脂肪淀粉食用油花生肥肉馒头淀粉糊土豆(3)学生活动,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3. 交流研讨1)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哪些食物的主要成分为脂肪?(2)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实践研究活动3)延伸:食物中有多种营养,除了淀粉所属的糖类以及脂肪外,还有许多其他营养,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如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4)教师现场演示利用双缩脲试剂辨别蛋白质的实验,以蛋清为例检测方法:a) 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蛋清稀释液,再用量筒量取2毫升的双缩脲试剂A液b) 将量取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蛋清稀释液分别倒入同一试管中,振荡均匀,液体仍为无色c) 再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可见试管内出现紫色,这就表明蛋清溶液含有蛋白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每一种营养的发现与辨别都需要特殊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辨别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通过实验检测,我们了解了一些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或者直接查看食品包装上“营养成分表”来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1. 借助营养成分表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找一找“食品营养成分表”里都有哪些营养教师出示多张营养成分表,学生观察2. 学生汇报,教师概括并介绍主要的营养成分从食物中可以获得多种营养,主要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蛋白质: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豆类、家禽类、肉类、水产类、蛋类、内脏……)脂肪: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油类、巧克力、鸡蛋、鸭蛋、花生、核桃、果仁、芝麻……)糖类: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大米、面条、苹果、香蕉、桔子、橙子、西瓜…… )维生素: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水果……) 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水果、食盐、海带、木耳……)水: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设计意图:从营养的辨别、营养的种类以及营养的来源等角度,丰富学生对营养的认识三、研讨1. 从食物中能获得哪些营养?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于营养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来看上节课记录的自己一天的食物仔细分析从一天的食物中,你都获得了哪些营养?(1)学生分析自己一天食物中的营养2)引导交流①丰富的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②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那么多种类的食物?预设:从多种不同的食物中能获得不同的营养,让我们身体健康成长设计意图:从上节课记录的“一天的食物”入手,引导学生根据对营养的认识,了解自己从一天的食物中所获得的营养,帮助学生将食物与营养进行一一对应,明确食物与营养之间的联系。
2. 是否存在含有所有营养的食物?我们每天吃多种食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多种营养有没有一种食物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营养呢?这样,我们每天只吃一种食物,就可以获得身体需要的所有营养预设:没有3. 营养是否越多越好?(1)我们正在长身体,每天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是不是营养越多越好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2)布置任务、课后实践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家长咨询:“我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哪些营养需要得多,哪些营养需要得少?”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是否有全能的食物”和“我们对营养的需求”两个角度展开思路,为下一节的教学活动做铺垫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