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18课 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doc
9页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2018年10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要求加强统一领导,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建设运营资金保障,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有利于( )①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巩固边疆稳定,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③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的自治权 ④消除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③错误;经济和文化差异无法消除,④错误;川藏铁路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①②符合题意答案:A2.风雨兼程七十载,砥砺前进又五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自治区高举团结进步旗帜,开启了共同繁荣发展新篇章这一事实表明( )①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障 ③国家的大力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④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国家的大力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③错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前提,④错误。
答案:A3.根据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安排,从2018年开始,河南省进一步加大援助工作力度,从省内各援疆市选派125名优秀教师赴新疆支教援疆支教( )①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落实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援疆支教践行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与民族区域制度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属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不是民族制度,④错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③符合题意答案:B4.2018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广西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保持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活动中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是( )①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局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纪念自治区成立60周年 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③隆林各族自治县某镇政府组织“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激发市场活力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行使立法权完善自治条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民族自治地方的法院不是民族自治机关,不行使自治权,②不符合题意;民族乡不是自治行政区划,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5.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进一步加大中央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实和完善特殊优惠扶持政策,继续执行“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税优惠政策上述政策( )①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②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 ③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 ④是实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解析:本题中强调的是国家对西藏地区的“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财税优惠政策,这一政策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故①③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故排除②;④夸大了财税优惠政策的作用,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6.海南省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30年来,海南省民族地区与全省一样,因改革开放而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海南省民族地区成就的取得( )①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 ②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必然结果 ③印证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④为我国加速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物质保障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解析:海南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说明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必然结果,①②符合题意;海南省民族地区并非都是民族自治区,并非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且材料没有强调民族区域自治,③不符合题意;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④观点错误。
答案选B答案:B7.“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它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夯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③坚决反对一切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④保障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基层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解析: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坚决反对一切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等做法均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②③入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国家统一,①错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④表述错误答案:B8.《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6月18日下午,日本公明党党首、参议院议员山口那津男在日本参议院会馆会见了来访的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我国宗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国际交流 ④我国的宗教已经与国际宗教融为一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题干表明我国宗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外国宗教往来,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中“一体”错误。
答案:C9.《民法总则》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这为宗教活动场所取得非营利法人资格提供了立法依据上述规定( )A.体现了国家支持和鼓励宗教的发展B.使宗教成了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促进力量C.说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D.有利于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进程解析: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宗教,所以A项错误B项夸大该规定的作用C项在题目中未体现答案:D10.《中国宗教调查报告(2015)》调查显示,我国90%的宗教场所建立了以民主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现代管理制度;30%以上的宗教所有教职人员在各级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参政议政,以宗教人士的身份实践着公民的政治权利;有60%的宗教场所负责人认为宗教政策松紧适度;40%以上的宗教场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这说明( )①我国宗教已经基本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③我国宗教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宗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题干表明我国宗教已经基本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错误。
答案:A11.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民族、宗教与各方面事务紧密交织,维护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需要( )①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③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中心工作 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通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扎实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的民族宗教工作,需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通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故①④正确;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表述错误,排除;“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中心工作”说法错误,排除③答案:C12.“一带一路”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宗教文化的国家共同建设,宗教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构,宗教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为此我国宗教界要( )①保护公民一切宗教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鼓励公民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侵害 ④在平等友好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介于宗教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宗教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侵害,在平等友好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③④符合题意;我国宗教界要保护公民的合法宗教活动,而不是一切宗教活动,①说法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界既不能鼓励公民信仰宗教,也不能反对公民信仰宗教,应让公民自由选择,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解析:第一小问要求回答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应首先回答制度依据,然后再分析现实依据和现实意义;第二小问可从保障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新时期民族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14.2018年8月8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71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充分保障下,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国家、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
而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诠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也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71年来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