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景描写与宝黛爱情结局.doc
3页场景描写与宝黛爱情结局小说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可以概括为: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意境,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性格,象征哲理感情,交代社会背景在宝玉宝钗成亲,贾府热闹非凡的场景下,有了宝玉发痴发疯,黛玉含恨而死的特写镜头,这是特定人物在特定场景下会有特定的表现,正是这些动态的场景表现奠定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基调,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物,更加了解故事的发展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中,写到宝玉得知自己娶的是宝钗而并非黛玉时,他的表现是这样的:“两眼直视,半语全无”“便也不顾别的了,口口声声只要找林妹妹去”“ 仍旧延医诊治,服药不效,索性连人也认不明白了”“宝玉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日重一日,甚至汤水不进”“宝玉听了,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这些场景都表现了宝玉的性格,也是他对林黛玉真挚感情的体现宝玉很爱林妹妹,达到爱得发痴的程度,他们的爱情从一见如故、言和意顺,到青春萌动、悱恻缠绵,再到大吵大闹、死去活来,然后经过倾诉肺腑,两情相照,而归于平淡 爱情不可谓不惊天动地,但是贾母与王夫人处心积虑策划了一场骗局,硬是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这无非是为了使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亲上加亲,便于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
而宝黛却把自己婚姻的希望一再寄托再贾母身上,希望得到贾母的支持与允诺当宝玉知道他娶得并不是林黛玉,他的林妹妹已经死了时,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撕心裂肺是对命运无常的反抗,可是又能怎样呢?他们用建筑在蔑视封建“仕途经济”的思想基础上的“木石姻缘”,去对抗封建卫道者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缘”,怎能不落个玉石俱焚的下场呢? 而在这个场景下,黛玉又是何表现?“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黛玉死时,宝玉正在成亲,这个场景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一个从小失去母亲寄居在外祖母家的孩子,最后死时也是如此悲惨,林黛玉一生为爱而生,因爱而死,她不是没有反抗精神,但是没有对抗整个社会的能力,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虽然从小物质生活优越,但是在婚姻大事上是不能自己做主的,在贾府上下看来,贾宝玉如和宝钗结合,他将赢得世俗艳羡和锦绣前程,贾宝玉如和黛玉结合,对自己的将来不会有任何帮助,在那个年代,他们是不可能结合的,他们的爱情令人叹息,令人同情。
这段旷世之恋最终没有结果,这留给我们许多思考,许多无奈恰当而巧妙的场景描写,是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能冲击人的心灵,让人久久难忘,《红楼梦》中的场景描写很多,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作用,这些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慢慢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