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轻与重——意象的积累与建构(《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体会风格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32335364
  • 上传时间:2022-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一课:轻与重——意象的积累与建构(《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体会风格群文阅读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体会风格(2课时) 第一课时:浪漫与现实——《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任务一 【学习目标】 1.勾勒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解读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理解诗人的人生境遇,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2.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背景,探究诗人创作风格之异,剖析浪漫主义风格和现实主义之不同、“以重写重”与“以轻写重”之不同 【活动开展】 情境任务: 某校文学社社刊安排一期古诗推荐专栏,所选诗歌为《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请你按诗意画两幅插图,再这两首诗做两个链接,一为“化身诗人谈创作”,二为“相同风格再推荐” (或:语文教材编写组已为第三单元的7首诗歌安排了三幅插图,下次重版时再为《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配置插图,请你按诗意画两幅插图 【活动1】绘人 根据诗意,描绘诗中的李白、杜甫形象 任务成果参考: 根据学生提到的词句内容作评析和朗读。

      参考资料: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贵的鄙弃和不妥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宣告与统治者决绝,蔑视权贵们,去追求“开心颜”,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宋代评论家罗大经说《登高》颈联,他品出了八层意思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离家万里,无法回乡(故乡远在长安,战乱纷飞,经济拮据,严武去世,失去经济支柱,无法回乡)。

      秋——既悲自然的萧索凄凉,又悲人生走到了暮秋 常——多年飘泊流浪从长安转辗甘肃再到成都又到夔州最后客死于湘江边上的一只小船里 作客——寄居他乡,奔波流离 百年——晚年,时年五十五岁,离他五十八岁去世仅三年了 多病——身体不好已患多种疾病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独——孤独寂寞,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好友严武、李白纷纷去世,与家人远隔万里) 登台——台是高迥处,古人常有重阳家乡登高,祈求长寿的习俗而如今诗人远离家乡,满身疾病在高处望天地苍茫,自身之孤渺,无限悲苦郁积于胸 尾联“艰难”二字,既指国运,又指自身命运安史之乱后,国家仍是一片动荡,国运衰危,民不聊生此时自己本就度日艰难,奔波流离,困苦不堪的杜甫,却仍是心系国家,关念苍生仍不坠“致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之志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屋舍都快没有了,却仍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才真正担得起这大写的“人”字,这才是我们千秋诗圣杜甫 诗人一生好酒杜甫是喜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忧亦喝酒,“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生活平静安定喝酒,“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经济拮据为官借债喝酒,“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真是“莫思身处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不管怎么样,酒能使人暂时忘却,暂时逃避而如今呢,生活贫困,无酒饮;年老多病,不能饮,这种忧愁苦闷郁结在心头无处排解,只得灌注在诗中更让人读来不由怅惘叹息 【活动2】配景 在画出两位诗人形象的基础上,添加元素(意象),形成两张完整的插图,以体现两诗的最重要的诗意 任务成果参考: 参考资料: 《梦游天姥吟留别》:神仙聚会的场景通过对浩荡青冥、日月、金银台、霓衣、风马、纷纷云君、虎鸾、如麻仙人等意象的描写,描绘了一幅神奇壮丽、富丽堂皇、热闹盛大、和乐融融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惊叹艳羡,向往乐土的情感 对于神仙聚会,你是怎样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诗人用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游衬托他在现实世界的失意和碰壁诗人即使写梦境,也是着眼于现实第二种理解,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绝裂 《登高》:“风──急”,叫人感到寒冷;“天──高”,让人感到自己渺小;“猿──哀”,使人感到凄凉;“渚──清,沙──白”,叫人感到是冷色调,“鸟──回”,让人联想到岂不是诗人的化身。

      这里有视觉感受──冷,有听觉感受──悲,有触觉感受──寒,更有心里感受──凄情凄遇景冷,景冷因情苦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耳听哀猿的叫声,诗人感到悲哀、凄楚、忧伤、绝望为何一生就如此艰辛呢?居无定所,一生如不系之舟,贫病交加,亲朋凋零,孤苦似天地一沙鸥 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这四句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在“悲”的感情基调上又添一层“壮” 【活动3】化身诗人谈创作 请化身李白或杜甫,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或《登高》,结合经历背景,从意象运用、结构章法、创作意图、风格特色中选择一两个点,谈谈诗歌创作。

      资料: 李白生平: 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创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 杜甫生平: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在长安应试,落第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投肃宗,任左拾遗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漂流到梓州、阆州、夔州,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创作《登高》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 任务成果参考: 李白:关于创作意图,老实说,我是追求功名的,“怀经济之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自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我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我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虽有功名心,但我也醉心于道家的思想文化,道家思想培养了我遗世独立、追求自由的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寄寓现实于理想之中,寄寓生活于幻境之中,寄寓感情于想象之中,抒发我在遭谗离京后,意欲访道求仙的愤懑诗中“云霓明灭或可睹”如幻的月色、“淥水荡漾清猿啼”悲哀的猿啼、“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蜿蜒曲折的山路,迷眼的花等等构成了一副瑰丽的天庭幻境。

      我出梦入梦,往返驰骋,忽焉梦觉,反跌入现实之可悲最后忽然笔锋一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自己对朝廷黑暗的不屑与自己性格的洒脱梦境是潜意识的幻化,映射当时的心境,全诗虚实结合,来表现了我对现实不满,不屈服于世俗的叛逆性格 杜甫:关于创作意图,我个人性格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我比较关注国家情况的和人民疾苦,可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的生死,民族的存亡,人民的苦痛,家庭的不幸,个人的遭际,一切的一切,都是我要写的内容,有人说我有多愁善感、悲天悯人的情怀《登高》中你可以感受到我离家多年、有家难归,晚年多病、孤苦无依之悲,国事艰难、壮志难酬,人生潦倒、销愁无途之愁在诗中我把个人之愁升华为一种深沉博大、对受苦受难百姓和国家民族存亡有深远意义的感情 李白:关于意象,我喜欢选用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意象,如向天横的天姥山、青云梯、海日、天鸡、金银台、霓衣、纷纷云君,这些意象具有超凡的气概,可以曲折地表现我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表现我飘逸不群的风格;我的意象组合比较疏朗,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像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 杜甫:关于意象,我选择具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啸哀猿、孤独鸟,表现我深沉而忧郁的情思;我的意象组合比较紧密,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4个字6个意象,体现出凝重、老成、深沉 李白:关于结构章法,我没那么讲究,《梦游天姥吟留别》章法疏宕,跳跃性强,但诗的节律比较急迫,还是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的 杜甫:关于结构章法,我是很讲究的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章法的曲折有致,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我的那首《登高》,全诗前三联皆对,首联句中也对我的诗意象之间的脉络分明,章法严密,但节律回旋舒缓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掩盖起来,严密变为舒畅首联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贾谊《过秦论》精品课件(29张PPT).pptx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