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系列)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新人教必修3.ppt
22页阅读课本94-96页,掌握: (1)能量流动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即定义) (2)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画概念图)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4)能量的传递效率的计算、能量金字塔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5.2-5.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1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1.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流动(传递)是沿着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3.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哪些? 4.摄入量、同化量与粪便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 5.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两个去向是________; 如果说是三个去向,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是四个去向,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6.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 7.能量流动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8.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金字塔形状? 2 输入: 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散失: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 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太阳能能量的最终源头: 转化 : 太阳光能化学能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能量流动的概念: 热能 ATP中 能量 3 初级消费者 摄入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次级消费者 摄入 呼吸 散失 遗体 残骸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分解者利用 粪便 呼吸 散失 … .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4 … 呼吸作 用 呼吸 作用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呼吸 作用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呼吸 作用 初级消费 者 (植食动物) 呼吸作用 分 解 者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生产者 (植物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序号①③⑥⑨表示各营养级的————量 2、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被— ———分解,分别用序号————表示 分解者 同化 ④⑦ 5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1.图5-6、图5-7中方框逐渐变小,箭头逐渐变短 变细代表的含义?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 3.能量流动传递效率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4.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金字塔形状? 2、逐级递减(10-20%) 1、单向流动 (1)食物链中生物的关系不可逆转,能量只能从 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2)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无法被重复利用 (1)每个营养级都要呼吸作用散失部分能量; (2)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分解者分解 (3)没有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最终被分解者分解) 6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1、科学规划设计生态系统 例:桑基鱼塘 、沼气池 原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能量利用率 2、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 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例:合理放牧、锄草、捉虫 7 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 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流入到狐狸体内 C 练习 8 2、若人的体重要增加1千克,至少消耗水藻 ________?最多消耗_________________?25千克10万千克 3、若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羊肉 ,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假使能量传递率是 10%,那么人要增加1kg体重,共要消耗绿色 植物多少? 280kg 若人的食物来源是4/5来自植物,1/10来自羊 肉,1/10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则消耗绿色植 物多少?118kg 若此人只吃素呢?10kg 10 4、如图,E共含有7.1×109 KJ能量,B生物 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理论上A最多获 得能量_____KJ。
A.2.84×108 B.2.38×108 C.1.41×109 D.3.05×108 B 5、在食物链草→羊→狼中,假设羊同化的能 量有98%被羊呼吸消耗了,那么羊到狼的能量 传递效率最多是____________2% 11 6.根据下图的能量流动图解,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 A2+B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 D.W1>D1+D2 12 基础知识检测 1、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 2、物质循环的范围具有_____性,也叫_________ 3、碳循环中碳元素的存在形式________: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________ ; 在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__ 4、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 5、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6、生态农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营养级同化量能量的去向有__、____、___ 。
8、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全球 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植树造林、 开发新能源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 能量利用率 13 6、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①自身呼吸以热 的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利用 7、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流动 原因:食物链中 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是单向的;热量不被生物体再利 用 ②逐级递减 原因:每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因自 身的呼吸作用消耗; 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 营养级利用;各营养级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 解者. 8、某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若只有5%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余能量在 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生长发育和繁殖 14 1、农田中施加有机肥,那么流经农田的总能量 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鱼塘中需要添加有机物,那么流经该鱼 塘的总能量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投放 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复习提问 15 1、某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 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 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 食用,(10%传递效率)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 人数将会 ,理由是: 。
养活的人数为原来的 (4/7 ) 16 小结:小结: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正常生命活动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的进行,离不开 信息的作用信息的作用 2.2.生物生物种群的繁衍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离不开信息 的传递 3.3.调节生物的调节生物的种间种间关系,以关系,以维持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 17 4、控制动物危害的措施 控制动物危害的三类技术: 、 和 ,三类技术中,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 技术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3、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治 18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 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 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 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 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 的种间关系________。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 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 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 拓展引申 捕食 竞争 捕食 19 (5)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信 息,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 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害动物 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其 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生物 对环境无污染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的稳定 20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 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 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 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维持 原状的能力 (抵抗干扰,维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21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 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稳 定 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人工生态系统,如果没有人为的帮助,其抵抗 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如何? 都很低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①控制干扰程度 ②加大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