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付嘱·第二节.doc
2页六祖坛经付嘱·第二节 佚名 【原文】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假设全著相,即长邪见,假设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假设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假设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假设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假设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馀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那么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馀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译文】 (大师还说:)“用自己的本性和别人交谈时,要能对外那么面对表相而又分开表相,对内那么面对空无又分开空无假如完全执著于表相,就会增长邪见;假如完全执著于空无,就会增长无明完全执著于空无的人就会诽谤佛经,甚至说一切皆空,不需要用文字。
既然不需要用文字,人也就不应该使用语言了,因为这语言,就是文字的表相这种人又说,直道不立文字但这‘不立’两个字,本身也是文字看见别人有所论说,就诽谤他是执著于文字你们要知道这是自己迷惑且不说,还要诽谤佛经,不要诽谤佛经,那样犯的罪孽是不可计量的假如执著于外在的表相,并以此来追求佛法的真谛,或者到处建立法坛道场,大谈有和无的对错与否,像这样的人,就是经历多少劫数也不会认知自己的佛性要按照佛法修行,但又不要对佛经及各种事物都不考虑,而导致佛性的窒息阻碍假如仅仅听一些说教而不理论修行,那就让人反而产生邪念,因此要依佛法修行,又不要滞留在事物的表相你们假如觉悟这一点,照这样来讲说佛法,照这样来修行,照这样来理论,就不会偏离本宗的宗旨〞“假如有人向你们请教佛法教义,他问有你就答复无,他问无你就答复有,他问凡你就答复圣,他问圣你就答复凡,要从相对的两个方面互为因果,就能从中产生出正确的见解假如采用一问一答,其余的问题以此类推,就不会违犯真理假设有人问,什么叫暗?就答复说,明是原因,暗是机缘明没有了就出现了暗,是以明衬托出了暗,以暗衬托出了明,这样你来我去互为因果,自然就使佛教的正确见解呈现出来其余的问答都以此类推。
你们日后传授佛法,照此代代相授,不要偏离本宗之宗旨〞 。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