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充要条件》(人教).docx
3页《充要条件》◆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充要条件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本课则是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引入充要条件全课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先介绍充要条件的定义,再掌握判断命题的条件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正确判断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探索,能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对数学学科方法有所认识,能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充要条件【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 课前准备◆珍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课件2页)(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2) 概念理解充分性: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结论成立的。
必要性:必要就是必须,必不可少二、 新课讲授(课件3-10页)(1) 探究问题一:充要条件的含义① 充要条件的含义—定义 ② 充要条件的含义—归纳总结③ 充要条件的含义—典例展示(2) 探究问题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① 直接用定义判断,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尝试从条件推导结论,从结论推导条件;确定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② 利用命题的四种形式判断(3) 探究问题三: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四种关系三、 课堂练习(课件11-12页)谈话:下面我们通过几道题目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1、已知p:|x+1|>2,q:x2<5x-6,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设集合M={x|x>2},N={x|x<3},那么“x∈M或x∈N”是“x∈M∩N”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3、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a<3 B.|a|<2 C.a2<9 D.-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