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习题.doc
3页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一、选择题1.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2.你知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历史上中国先民兴建的工程中也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A.万里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3.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是( ) A.防洪防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4.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 医生都要给你切脉,你知道是谁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吗?(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5.扁鹊有一次路过齐都,以齐桓侯的外表断定他有病他多次奉劝齐桓侯及早治疗,但齐桓侯就是不听不治十天后,齐桓侯果然死去这里,扁鹊采用了什么诊断方法( )A.望 B.闻 C.问 D.切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7.《离骚》的体裁是( )A.七律 B.楚辞 C.乐府诗 D.词8.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过节时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风俗,这些都是为了纪念( )A.屈原 B.孔子 C.黄帝 D.刘邦9.我国盛行钟鼓之乐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时期10.下图文物出土的地点是( )A.长沙 B.西安 C.洛阳 D.成都二、识图题11.这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1)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2)它是由谁主持修建的?(3)你能说出“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几部分的作用吗?(4)它为什么会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呢?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2)他创作的新体诗歌被后人称为什么?(3)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习俗纪念他?(5)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三、探究题13.后人修建“二王庙”来纪念李冰父子。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答案1.A 2.B 3.C 4.A 5.A 6.A 7.B 8.A 9.D 10.A11.(1)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都江堰2)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3)江中修建“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是都江堰泄洪排沙设施,夏季雨水大时,内江的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障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4)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都江堰会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2.(1)《离骚》、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2)楚辞体3)热爱祖国,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怀4)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5)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前途、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至死不屈的精神,为理想、真理执着追求、探索奋斗13.提示:李冰父子的贡献在于主持修建都江堰,所以后人纪念李冰父子的原因就可以从都江堰在历史上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