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高段阅读校本教材修改稿.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命****币
  • 文档编号:106421386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40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立德 修行 勤学 尚美 阅读校本教材 与书为伴编者:苗玲 陈英 主编:苗玲 审核:郑丽兰 前 言 根据国家课程要求和新课程标准,我校开设了阅读兴趣组的教学班,开设此组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在语文课本中,相信你已经感受到汉语言所独有的文字魅力,也吸收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深厚养分,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去开启心智,激发潜能,从而让学生手中的“语文”走向更广阔的“大语文”中去学校在课外活动中组建了学生读书兴趣小组,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起来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校本课程编写了适用于三至六年级的校本教材当你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你来到了一个可以任你驰骋的精神天地 这本书让学生在猜灯谜中学到猜谜的方法;在积累宝库中能积累许多知识;在阅读天地中学会分析短文;在作文技法中学到写作的方法等我们编写的这本书知识内容丰富、趣味性强,能开启学生的智慧让每个孩子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轻松、快乐、健康的成长。

      在这里,你可以和你喜欢的人物交流,也可以朗读、背诵你喜欢的诗词......你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阅读,也可以和小伙伴分享,也可以像老师们请教你不懂的问题将这本书送给你,就是为了让你长知识,增见识,让你们懂得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享受轻松学习的乐趣由于编写时间短,编写经验不足,加之水平有限,可能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敬请多提宝贵意见 目录 第一课 灯谜..........................................3第二课 怎样猜灯谜..... ...................... .......6第三课 阅读天地.....................................13第四课 成语练习.....................................24 第五课 作文技法 ..................................27 第六课 知识乐园.....................................31 第七课 积累宝库.....................................33 第八课 思维总动员...................................35第 一 课 灯 谜一、灯谜史话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即富有隐喻和暗示性质的歌谣,如流行于商代的一首牧歌“女成筐,无实。

      士羊,无血它运用了民间谜语的诡词法,牧场上的一对男女青年,女的拿筐,男的一刀一刀剪着羊毛,无实无血恰到好处,整首牧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既饱含情景交融,热情隽永和诗意,又不失于矛盾诡辩,妙趣横生的谜味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 南朝时期,出现了中国谜史上的第一个“谜”字,当时的诗人鲍照在他的《鲍参军集》里,收入了自作的《井龟土三字谜》井”字谜史这样的:“一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前三句用离合,后一句会意更进一层喻示“井” 谜语在宋代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京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集中发达的地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便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北宋的汴梁出现了专为伎艺演出服务的场所——瓦舍,谜语属于百戏之一,通过商业和伎艺场所的传播得到空前普及,制谜和猜谜之风非常盛行,涌现了一大批谜语艺人,如霍百丑、张山人、胡六郎等 早在隋唐时期,正月十五张灯已成为民间习俗,到了北宋,元宵佳节更显得热烈隆重,北宋为金所逼,迁都临安后偏安一隅。

      统治者为了,每年都要国人在元宵节张灯结彩,大事欢庆,所谓“南宋时观灯独盛”,趁这个机会,一些文人学士便“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话,戏弄行人至此,灯和谜发生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诞生了“灯谜”2、 课堂活动(一) 猜猜下列灯谜 1、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猜一字) 一 千 亿 2、春日落人行(猜一字) 三 贼 二 3、 潭水干涸日西隐(猜一字) 渴 暮 十 4、状元(猜一字)无、首、一5、 桃梅李杏村村有(猜一字) 木、花、树6、 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猜一字)边、余、工7、 地连三县(猜一字) 边、圳、迟8、云随雁字悬(猜一字)会、信、运9、 化蝶皆因傲人生(猜一字)梁、虫、鳌(二)让学生自编灯谜,并在小组内交流第二课 怎样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他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历来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灯谜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和瘦辞灯谜”的命名始于明代,组织者在灯上粘贴谜条供人们去猜,因此叫做“灯谜”;又因为上元(元宵)节的一种文字游戏,所以又叫做“春灯谜”。

      灯谜和谜语不同灯谜是以文字的含义,借用一字(词)多以、笔画组合、字形结构、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的音、形、以上的结合灯谜谜材范围广法,文字简练,短小精悍,概括性强,是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微型盆景”灯谜是怎样构成的呢?一般来说,一条灯谜有三部分(三要素)组成,即谜面、谜目、谜底谜面是创造者出的题目,谜目是猜谜范围(即打什么),谜底则是谜题的答案猜谜之前先要仔细分析谜面,再看要求猜什么,同时要看是否标有谜格例如:过目成诵 排球术语一 背快过目成诵是谜面,排球术语一是谜目,背快是谜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猜谜方法:1、 会意法别解会意法在猜谜、制谜中一向被推崇为“正宗”的手法灯谜作了别解才有谜味此法按谜面文义,利用汉子一字多义的特点联想得出谜底,使谜面、谜底经过“不作本意商”后而妙趣横生,回味无穷例如:谜面为“出淤泥而不染”,猜一部影片的名字,谜底是“白莲花”这里吧白色的莲花,别解为“清清白白的莲花”,扣合谜面又如:“故土知乡情”,猜中药名二,谜底是“生地、熟地”这里把中药“生的地黄”,别解为出生的地方即是熟悉的地方2、 正扣法此法在猜、制谜中运用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正面会意法。

      谜底亦须别解,别解后与谜面愿意相近,易于理解例如:“婚姻法”、猜数学名词一,谜底是“结合律”猜谜时将“婚姻”解为“结合”,“法”解为“律”,通俗易懂又如:“洪武盛世”,猜电影演员,谜底为“朱时茂”这条灯谜中以“洪武”扣“朱”字,因“洪武”,自然联想到“朱”字3、 反扣法 此法也叫反意法,是从谜面文义相反的方面以联想寻谜底,取与谜面文义相反的意义,即所谓反面会意正扣法是在谜面文字同义词或近义词上去寻觅,反扣法则是在谜面文字的反义词上去寻觅例如:“读新书,读好书”猜成语一,谜底是“不念旧恶”读新书,读好书”即“不读旧书,不读恶书”,“读”解为“念”简写即是“不念旧恶”又如:“定语”,猜成语一,谜底为“不易之论”谜面中的“定”作“固定”解,以扣合谜底中的“不易”(不可更改、变动)4、增损法此法即利用汉子字形所固有的结构特征,用加、减谜面文字结构的部分得出谜底,因此也叫“加减法”例如:“加一点为好”,打一字,谜底为“艮”字又如:“少一些,再少一些”,猜一个字,谜底为“此”字此谜根据谜面要求“些”字少“一”,再少“一”,便得出谜底为“此”字5、 离合法 此法顾名思义,是用分离或合并汉字结构部分的方法得出谜底。

      这类谜的特点是谜面上往往带有离、合意思的词、字例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猜一字,谜底为“省”字自小”合在一起是“省”字;“目”之前“少”字联系也为“省”字;离合两次,谜底归一又如:“知君名下来相会”,猜一名词,谜底为“成品”更具谜面文义要求,“知君名”的下面各为一个“口”字,三个“口”字相会便“成品”了 6、用典法 此类灯谜往往就用古代的成语典故、寓言传说或历史掌故,让猜谜者根据谜面凭借的典故联想得出谜底这样又拓宽的意境,增加猜谜者的兴趣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猜一句成语,谜底为“无与伦比”这条谜假如不熟悉礼拜的这句诗的下句“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无法猜出又如:“匡衡何以凿壁”,猜两句常用语,谜底是“目的、借光”7、 漏字法 即谜面上有意漏掉某些词或字,揭示谜底时针对所漏掉的词或字联想得出谜底例如:“学工农兵”,猜一个穴位,谜底为“少商”本来“工农兵学商”是一个完整的词组,谜作者故意把“商”字漏掉,构成缺少商的谜底又如:“金银铜铁”,猜一地名,谜底是“无锡”8、 借代法 此法即在谜底里借用比较确切的近义词,通过联想使它替代谜面上的某个词或字,以此举一反三,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这也是猜、制灯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

      例如:“天安门上太阳升”,猜一个字,谜底是“景”字天安门”使人联想到它可以替代北京,太阳即日,“京”字加一个字“日”字即构成谜底“景”字又如:“端午”,猜一句成语,谜底为“一马当先”端”为开端扣“当先”,十二生肖中“午”代替“马”,扣合得非常贴切9、 象形法 此法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笔划去比拟、夸张、巧借,使文字的全部或部分的形状变化,运用以形象字的构想、联想得出谜底例如:“三人踢球一人倒”,猜一个字,谜底为“似”字这是“点”的象形比喻运用,以“点”比作“球”又如:“两人走在独木桥上”和“双人走钢丝”,各猜一字这两条谜的谜底都是“丛”字以“一”象形“独木桥”、“钢丝”等再如:“远树两行山倒映,轻舟一叶水横流”猜一字,谜底为“慧”字以”丰丰“象形两行树,”~“象形一叶轻舟,象形生动,逼真传神,趣味盎然10、 顿读法 将谜底的词句用标点符号断开,改变原底音节,使原义与顿读后的 语义截然不同,使谜的意境产生突变,得出谜底例如:”谢绝参观”,猜一句四字常用语,谜底为“不同意见”分开顿读后为“不同意”(扣‘谢绝’)见(扣‘参观’)11、运算法 运算的方法是使谜面和谜底上的数字通过计算变换、会意得出谜底。

      例如:“十二元”,猜一种扑克游戏,谜底为“打百分”以“打”字扣“十二”,“一百分”为“一元”又如:“屈指行程二万”,猜一字,谜底为“董”把董字上下分开读作“艹千里”12、承启发 即承上启下法,要求谜面与谜底相呼应,即底句须与谜面是上下文关系,或者有必然的联系猜迷这类灯谜时需要有丰富的文字知识,熟悉古文、诗词、历史典故等例如:“先国家后集体”,猜外国电影名,谜底为“第三个人”我们常讲“国家、集体、个人”这三者的关系,尤其在遇到利害矛盾是,应该先国家,后集体,然后才是个人又如:“此曲只应天上有”,猜苏、日各一部影片,谜底为“在13、 抵销法 将谜面和谜底中相同的字词,通过用其中的有关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贾谊《过秦论》公开课(28张PPT).pptx 2025年高一语文初升高语文衔接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踏上新程》公开课 (30张PPT)课件.pptx 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学好语文诗意人生》公开课 (52张PPT)课件.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月光下的凤尾竹》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瑶族舞曲》模板.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猎人进行曲》模板.pptx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模板.pptx 人音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天上掉下个林妹妹》ppt.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2苗岭的早晨》模板.pptx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应用—仿写+课件.pptx 【高中语文】《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1英雄赞歌》模板.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课《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精品课(24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2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优质课(3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7.2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25张PPT)课件.pptx 【品质】高中一年级(51)班《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题班会(19张PPT).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