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三寂静的春天(节选) 课件(36张).pptx
36页第二单元——,科学小品,,6 寂静的春天(节选),春天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杜甫说: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叶绍翁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祁说: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就是热闹、喧闹、灿烂、红火,是争奇斗艳,是生机勃勃假如春天不闹了,寂静了,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没有了鲜花,没有了青山绿水,没有了蝴蝶,没有了鸟儿的歌唱天空灰暗,大地荒凉,河流无声,那是生命的荒漠!春天真的会变得寂静吗?,,,哲思品悟,,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破窗理论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天窗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3.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钱起《春郊》,佳句咀华,4.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苏溪亭》 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作者视窗,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者——雷切尔·卡森,卡森具有两个决定性的力量:尊重事实和非凡的个人勇气现实已经证明,她的警言是言简意赅的她的勇气、她的远见卓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她要动摇的那些牢固的、获利颇丰的产业的意愿当写作《寂静的春天》的时候,她强忍着切除乳房的痛苦,同时还接受着放射治疗书出版两年后,她因乳腺癌,逝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疾病与有毒化学品的暴露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卡森确确实实是在为她的生命而写作《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且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1964年春天,雷切尔·卡森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
她惊醒的是整个世界 【注】 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是当代环保运动的先驱1964年因癌症和遭受空前的诋毁、攻击而与世长辞 代表作有《寂静的春天》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农业部计划大量生产和使用各种化学杀虫剂,其中不少对环境的危害尤甚于滴滴涕卡森回忆说:“作为一位自然主义者,所有我感到最重要的事物都受到了威胁我一定要写一本书,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1962年,卡森的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出版在书中,她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寂静的春天》当年即销售5万册,成了轰动全国的畅销书,激起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反响,至今仍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奠基石二、写作背景,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滞留( ) ②螺旋( ) ③瞬间( ) ④栖居( ) ⑤啮齿( ) ⑥步履( ) ⑦覆盖( ) ⑧逾越( ),三、基础梳理,zhì luó shùn,qī niè lǚ,fù yú,①,漂亮( ) 漂浮( ),,③,衡量( ) 量入为出( ),,②,牲畜( ) 畜养( ),,④,旋转( ) 旋风( ),,piào piāo,chù xù,liánɡ liànɡ,xuán xuàn,(2)多音字,(1),唢( ) 琐( ) 锁( ),,(3),曼( ) 谩( ) 漫( ),,(2),幅( ) 辐( ) 副( ),,(4),澡( ) 噪( ) 躁( ),,唢呐 繁琐 连锁,幅员 辐射 副食,曼妙 谩骂 漫画,洗澡 噪音 急躁,2.辨形组词,3.近义词辨析,(1)轻率·草率 二者都有随便之意。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例句: ①俄罗斯外交部负责朝鲜半岛事务的大使表示,朝鲜“不应该采取____ 的言行”,暗示朝鲜要进行自我克制 ②他在记者会上,承认自己办事处的账目出现了错误,但否认有违法行为,称只是会计工作_____所致并为此道歉轻率,草率,(2)倾泻·倾注 “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倾注”指由上而下地流入,也指(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例句: ①屋顶奇妙的倾斜设计加上开的那扇小小天窗,让阳光在午后____进来 ②画家们以适合自己的语言形式,把对自然、对民族、对生活的爱_____在画面上,让人们观后颇有感触倾泻,倾注,4.词语解释 (1)屈指可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可逆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锁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丝不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数目很少。
不可改变方向 比喻若干个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文本助读,本文记述了杀虫剂,特别是剧毒化学药品对鸟类及整个大自然造成的毁灭性危害,呼吁人们保护鸟类、保护大自然,为推动环保运动起到了开创性作用寂静的春天,二、小组合作,1.阅读全文,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答案 第一部分(第1段):进入20世纪后,人类加速了对大自然的改变 第二部分(2~8段):作者以大量的事实来说明人类大量使用化学药品所带来的危害 第三部分(第9段):作者否定了愚昧幼稚的控制大自然的论调,并指出人类应该善用科学2.除了课文里提到的化学药品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人类需要做些什么呢? 答案 (1)除了化学因素外,会使地球上出现“寂静的春天”的因素还有:水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人口爆炸、生物多样性丧失、技术危机等等 (2)人类需要做的是:保护环境、爱护地球;遵从发展规律,不急躁轻率,不破坏环境;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等三、师生探究,1.本文的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什么警告? 答案 (1)“寂静的春天”是指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滥用化学药品,造成污染。
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寂静 (2)作者意在向世人发出警告: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再次到来,正视这个现实,来改变这个现实吧2.多种说明手法综合运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特别是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进行阐述请找出两三处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答案 (1)把漫长历史中生物对环境的微弱影响与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巨大改变对比 (2)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与自然界稳健的步履对比 (3)人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缓慢与人类发明制造化学药品的惊人速度对比 这些对比的运用有效地传达了作者所要强调的信息,突出了人类滥用化学药品改变自然力量的可怕,突出了滥用化学药品的巨大危害,使文章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量3.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 答案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出了化学药品的危害性极大,隐蔽性极强,容易被人忽视,意在唤起人们的注意,表达了作者迫切要求人们放弃使用化学药品的心情2)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答案 引用阿尔伯特·施威策的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魔鬼),进一步指出这种化学药品让人们或者动植物不知不觉地受到危害,增强了说服力。
(3)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答案 “杀虫剂”与“杀生剂”一字之差,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极大差别,“杀虫剂”指这些化学药物的功用是“杀虫”,而“杀生剂”的“杀生”则表现了这些化学药品的危害,作者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4)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答案 “打击整个地球”不是危言耸听,滥用化学药品的人们到该清醒的时候了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阅读延伸,给儿孙们留一片净土 ——读《寂静的春天》 美国生物家、科普作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写道:“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单是在美国,每年就有约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去与之适应,它们完全超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普遍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啊!,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哪一件不是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一场海湾战争,将碧波万里的地中海几乎变成了死亡之海原油覆盖着人类生命的摇篮,扼断了海鸟们的生存之路一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给人类留下难以医治的后遗症,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正是由于人们喝了大量含汞的河水中国的本溪市曾为浓烟所笼罩,被世人称为“从卫星上观察不到的城市”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环境污染以每周一种的速度在灭绝着生物!,我们从猿人进化而来,一天天地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界视为己有,甚至以战胜自然相标榜,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将自然环境肆意破坏但与此同时,人类也在进一步走入深渊:地下水面临枯竭,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南极洲的冰层有融化的趋势,大气层中的臭氧洞渐渐扩大,甚至太空也难逃厄运,“太空垃圾”四处游荡 古代中国,人们推崇“天人合一”,人既非自然的主人,又非自然的奴隶,人与自然应是朋友,应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能扮演一个可憎的破坏者的角色吗?,不,我们绝不能!否则,我们将成为自己的掘墓人大自然已被人们掠夺得千疮百孔,我们听到的是流离失所的动物悲鸣,我们看见的是枝头的小鸟哀怨地远去难道我们就这样生活在一个只有冰冷的机器、污浊的空气的世界中吗? 人们常常留恋郊外,徜徉在乡间小道,寻找温情脉脉的小溪、清新的风、和煦的阳光、柔软的草地,甚至月光下蟋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