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8.2 明治维新的举措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
7页8.2 明治维新的举措【情景激趣】 19 世纪中期亚洲的两支考察队伍: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 1868 年 2 月至 1870 年 10 月访问了欧美 11 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71 年 12 月至 1873 年 9 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 “求知识于世界” ,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 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目标明晰】课标要求: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破除旧政治体制1.纲领政策(1)1868 年,公布《 》 ,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公布《 》 ,整顿充实政府的组织机构2.建立中央集权(1)措施①剥夺了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让其担任藩知事,成为地方官②实行 ,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③被罢免的藩知事到东京定居④组建“御亲兵” ,保证措施的施行2)意义①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 ②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一步3.废除封建身份制度(1)措施①旧藩主和旧公卿改称“华族” ,家臣、藩士及一般武士改称“士族” ②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 ” ③剥夺了武士垄断军职和佩带刀剑的特权,取消其俸禄制度(2)意义: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 ;武士阶层彻底瓦解4.学习西方先进制度(1)措施:1871 年 11 月,以 为特命全权大使的使节团前往欧美考察。
2)意义:学到了许多有用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思维拓展】1.明治政府是如何废除封建等级制度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四民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吗?第一问:(1)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 记录天地】【完善空间】(2)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3)明治政府用公债补偿形式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使他们的上层也可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金融业等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 第二问:不能原因:(1)皇族和华族依然享有特权2)平民在职业、居住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3)经济上的不平等是造成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只有实现了经济上的平等,才能实现其他方面的平等达标做题】1、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 “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C. “殖产兴业” D. “文明开化”知识点二:殖产兴业1.创办官营企业(1)1870 年成立工部省,后来又成立内务省,接管幕藩的企业。
2)设立“ ” ,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3)实行“劝业政策” ,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2.保护私人资本主义(1)原因:近代民营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官营企业完成历史使命2)实施:1880 年,颁布处理 的条例3)作用:促进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推动日本 的发展 【思维拓展】1.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有何特点?提示: (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表现在:①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②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3)由于日本政府的扶植,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近代大部分工业达标做题】1、19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 , “其弊害大不可测” ,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进程最大的不同在于( )A.日本通过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资金B.日本发展工业的重点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C.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D.日本发展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知识点三:富国强兵1.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模式建立常备军,灌输武士道精神和 思想。
2)注重对本国军事人才培养,设立军事院校3)形成了直接隶属于天皇的陆军省、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4)扶植 ,改进军事装备记录天地】【完善空间】(5)建立“国家警察”制度2.影响(1)使日本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2)日本竭力推行 ,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思维拓展】1、如何评价明治政府的军队建设?提示: (1)明治政府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 ;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这些措施推动了日本军事的近代化,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日本军队地位特殊,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日本军队要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达标做题】1、明治政府建立的新式军队,主要“新”在( )A.实行义务兵役制 B.仿照欧洲建立近代化常备军C.保留了深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知识点四:文明开化1.含义:是明治政府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习俗,建立 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2.措施(1)教育改革①整顿旧的教育机构,设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②1872 年,颁布《学制》 ,宣布普及初等国民教育的方针③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同时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④1890 年,下达《教育敕语》 ,树立以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和 (2)传播启蒙思想:1873 年,成立“明六社” 3)改变风俗习惯:废除一些中世纪习俗,宣传、奖励、移植西方的生活方式3.影响(1)日本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2)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思维拓展】1、日本明治政府是如何进行教育改革的?有何作用和局限性?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提示: (1)1871 年,明治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还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2)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程,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 (3)重视国民素质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广泛发动社会办学;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和利用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明治维新的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达标做题】1、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近代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记录天地】【完善空间】A.培养资本主义人才 B.用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C.传播近代科学知识 D.发展资本主义2、日本明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改革后发生变化的是( )①教育目的 ②教育体制 ③教育对象 ④教育内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 )A.派遣留学生 B.翻译西方著作C.改革教育 D.社会生活习俗“西化”【交流释疑】1、讨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日本的明治维新经历过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后,使日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同样是为寻求救国图强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
因此,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下列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主观因素等日本的明治维新经历过准备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阶段等三个阶段后,使日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同样是为寻求救国图强的改革之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未能成功因此,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下列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 .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 .国内条件因素(1)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 .改革的主观因素(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2)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人民群众: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异同1) .相同点(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影响①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②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③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2) .不同点(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记录天地】【完善空间】3、阅读下列材料:19 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