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热学》复习.ppt
28页初中物理总复习 《热学部分》,烈面初级中学:陈凌云,近年中考----《热学》分析 (2014年-2016年广安市中考题),■题型、题量及分值的分布 (总分60分),,■分析总结:主要考点(9个),1.温度计原理及其正确使用、读数 2.六种物态变化特点及应用 (1)熔化、凝固的图象及其意义 (2)液化现象的例子判断及解释 (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4)熔点、沸点的应用 (5)各物态吸放热情况 3.扩散现象及其意义 4.内能的描述、改变方法及其与热量的区别 5.比热容性质的描述 6.物质吸、放热计算及其与电学的综合 7.燃料热值的单位、意义及应用 8.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四冲程特点 9.能源的分类及应用,■根据内容上的特点,将知识点分为 两大部分复习:,第一部分:热现象 物态变化 (初二) 第二部分: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初三) 热量 热值 热机 能源,第一部分: 热现象 物态变化,1、温度 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规定:将___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___的温度定为100 摄氏度,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 原理:根据液体的____性质 测量工具:温度计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两点): 1、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注意: (1)玻璃泡要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 (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平,冰水,沸水,热胀冷缩,【典例分析】,例 、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典例分析】 (2015广安中考试题),,如图所示,甲图的读数 是 ℃.,气态,固态,液态,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凝华(放热),升华(吸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物态变化,云,雪(冰),露,雾,雨,霜,(液化、凝华),(液化、熔化),(液化),(液化),(凝华),凝华(凝固 ),常见的自然现象,【典例分析】 (2014•广安中考试题),如表为小红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时计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 2 、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3、﹣2、﹣1、 0、 0、 0、 0、 0、 1、 2、 (1)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熔点是 ℃.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态. (选填“固”、“液”或“固液并存”),,,,,,,,,,,,,,,,,【典例分析】 (2014•广安中考试题),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是( )和 ( ),【典例分析】(2015广安中考试题),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雪的形成是( ) A. 凝固 B. 凝华 C. 汽化 D. 液化,第二部分:分子动理论 内能 比热容 热量 热值 热机 能源,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内容: (1)物质由__组成 (2)一切物质分子不停地做___ 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____力和____力 扩散现象:两种物质互相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例子:闻到花香、汤放盐后变咸等 (2)表明:分子__________,分子,无规则,引,斥,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典例分析】,例、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2、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能和___能之和 影响因素:___ 内能的改变方法:___和___ (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同样效果,即“等效”) ►注意: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利用 (1)直接__物体 如:生火煮饭、炒菜、烧水等 (2)用来____ 如:柴油机发动后可以运转、 汽车起动后行驶等,分子动,分子势,温度,做功,热传递,加热,做功,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 (用字母“__”表示) 单位:____ ►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水的比热容很大,为______,C,J/(kg·℃),4.2×103 J/(kg·℃),【典例分析】,例、质量为3千克的石油,用去1/3后,剩下石油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情况为( ) A、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2/3,热值不变 B、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2/3 C、密度、比热容和热值变为原来的2/3 D、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典例分析】 (2014•广安中考试题),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容C.较小的密度 D.较高的沸点,4、热量及计算,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那部分能量 单位:__ 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计算式: Q=cm△t (其中“△t”是指变化的温度) 相关变形式: (1)c=____ (2)m=____ (3)△t=____,J,Q/m △t,Q/c △t,Q/cm,【典例分析】,例、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__________(填单位),把2kg水从20℃开始加热到沸腾,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 (在1标准大气压下) 解析:这题是考查比热容的单位、对△t的理解和公式Q=cm△t 的运用。
其中△t=100℃—20℃=80 ℃; Q吸= cm△t =4.2×103 J/(kg·℃)× 2kg× 80℃ = 6.72×105J5、热值,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 (用字母“__”表示) ►注意: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单位:___ 物理意义:表示每1Kg(1m3)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是多少J 计算式:Q放=mq (Q放=Vq ),q,J/kg,【典例分析】 (2015广安中考试题),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则气缸内完全燃烧0.1m3天然气,释放出 J热量6、热机,热机:把__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内燃机、蒸汽机、汽轮机等工作原理:燃料(汽油或柴油)在汽缸里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__ 四个冲程:___冲程、___冲程、___冲程和___冲程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机械功的那部分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内,功,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典例分析】 (2015广安中考试题),对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丝很难拉断,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 足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C. 内燃机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7、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形式间的转化或物质间的转移,例、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的内能转化为 壶盖的动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 增加,再进行热传递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8、能源,能源分类: (1)按“获取的直、间接性”可分为两种: 一次能源(直接):如风能、太阳能、化石能源( 包括 煤、 石油、天然气) 二次能源(间接):如电能 (2)按“短期内可否再生”可分为两种: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如木柴,食物) 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典例分析】,例、石油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那么石油是属于哪一种能源?( ) A、二次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不可再生能源 D、新能源 解析:这题要求对能源的分类十分熟悉,不然会被迷惑从能源的分类看,石油既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但题中没有“一次能源”,故选C 答案:C,【典例分析】(2016广安中考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