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 6.2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doc
8页学案2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课标要求] 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一、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少年1.当时中国正遭列强蹂躏,爱国志士都在寻求救国图强之道革新思想家容闳建议选派幼童出洋留学,得到清政府的批准2.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赴香港,考取“幼童出洋预习班”不久,他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跟着容闳到了美国3.目睹西方科技的巨大成就,詹天佑坚信中国今后会同样发达起来他发愤苦学,考进著名的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并两次获得学校数学竞赛第一名4.1881年,詹天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历史认识]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中国铁路工程之父詹天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拓展升华]中国赴美幼童事件夭折的原因中学体现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封建奴才,而西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格物致知的西方科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向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公民因此,留洋幼童的逐步西化,势必会引起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惧和无法容忍,最终将幼童召回国内。
深化探究材料 1872~1875年,在曾国藩、李鸿章、容闳等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其中50多人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中国铁路工程开拓者詹天佑即是其中一位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进行到第10年时,遭到强烈反对,“留美幼童”被强行提前召回晚清民初的历史舞台上,从此出现了“留美幼童”的身影思考(1)扼要归纳詹天佑赴美留学归国后能够报效祖国的重要原因?(2)晚清民初的历史舞台上,詹天佑留下的“身影”集中的什么方面?答案 (1)年少有志,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接受了良好教育并学业有成;不迷恋国外优裕生活2)献身中国铁路事业二、京张铁路创奇迹1.留美归国之后(1)回国后,又改学海军轮船驾驶2)1888年,转入中国铁路公司,出色地完成了塘津铁路的铺轨工程,并在津榆铁路滦河大桥修筑中,成功地解决了桥墩施工难题3)33岁那年被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后来,他主持、参与了新易等多条铁路的修筑2.修筑京张铁路(1)背景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英俄两国,为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闹得不可开交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
2)开工1905年9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12月开始铺轨全线的最大难关在第二段的八达岭段,成功地解决了列车越岭的难题3)通车1909年9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完工费用只有外国人估计的1/5,节省费用35万余两白银,真正做到了好、省、快[关键点拨]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原因: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第二,工期短,原计划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教材互补]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由中国自筹款项,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方向岳麓版)1909年,詹天佑入选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民版)詹天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深为中国人民所敬仰,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周恩来赞誉他是“中国人的光荣”岳麓版)[重点精讲]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事件给我们的启示(1)京张铁路的成败与否关系到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辱,其成功对中国以后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詹天佑不畏艰难与压力,不顾讥讽与嘲笑,危难受命,用智慧和毅力完成艰巨任务,体现了中国人坚决捍卫祖国尊严,自立自强的爱国情感3)当代青年学生应为祖国荣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深化探究材料一 图一 “之”字型轨道 图二 1909年10月京张铁路通车典礼材料二 清廷邮传部在验收京张铁路后宣称:“此路一成,非徒增长吾华工程师莫大之名誉,而后此之从事工程者,亦得以益坚其自信力,而勇于图成思考(1)材料一体现了詹天佑一生中哪一重大成就?这一工程规划面临怎样的困难?(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这一工程成功的意义3)詹天佑一生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以具体事例说明答案 (1)成就:以“之”字形路线克服八达岭技术难题,京张铁路成功通车困难:工程难度大、工期短、资金少、设备落后等2)意义:挽回了国家权益,抵制了外来侵略,改变了交通落后状况,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3)事例:成功修建京张铁路;技术创新解决难题;捍卫铁路主权;培养技术人才等三、出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1.1912年,詹天佑在广州创立了广东中华工程师会,任会长不久,成立中华工程师会,詹天佑被选为会长,随后又设立北京、广州分会。
2.詹天佑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他号召国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有“中国工程之父”的美誉3.詹天佑晚年,出任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任该会技术部中国代表[历史认识]詹天佑敢于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险恶环境,能够想方设法、依靠群众战胜重重困难修筑京张铁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干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为国为民担风险,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充分体现了他以所学知识为国奉献和建功立业,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气节和精神深化探究材料一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詹天佑材料二 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詹天佑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魅力?答案 詹天佑的话表现了他工作细致、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课堂小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早年赴美留学,怀着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发奋读书,成绩优异,不留恋外国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要以所学报国。
1881年学成归国,毅然投入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他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詹天佑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林则徐、詹天佑,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C.认识自己的长处D.与外来侵略作坚决斗争的精神答案 B解析 从题干关键词“共同特点”可以判断,只有B项才准确揭示了他们的共同特点2.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A.“之”字形路线 B.“井”字形路线C.“十”字形路线 D.“几”字形路线答案 A解析 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他设计“之”字形路线,延长了坡面,减小了坡度,从而确保了行车安全3.京张铁路的建成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因为( )A.它是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B.它是中国人完全用自主的技术和力量,由中国自筹款项,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C.它为中国科技界在世界上争得了一席之地D.它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了京张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A项表述不正确,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C、D两项是B项的辅助项,B项最能表明京张铁路的划时代意义4.1919年,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技术委员时,为争取国家利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主要表现在( )A.取消了协约国对中东铁路的共管权B.收回了对中东铁路的管理权C.阻止了日本独享中东铁路利权的企图D.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铁路聘用答案 D解析 由于北洋政府软弱无能,经詹天佑努力,仅争回了中国工程师可以被中东路聘用等微小权利5.小明在学习了《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一课后,概括了詹天佑身上折射的人文精神,其中有一种不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B.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C.深明大义,疾恶如仇的精神D.深入实践,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答案 C解析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B、D三项均与詹天佑相符合C项不能看出6.阅读下列材料: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千米,沿途大部分是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 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中国人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一些西方人讥讽说:“中国人能够修建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表示:“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请回答:(1)中国人自行修建京张铁路,当时面临哪些困难?(2)詹天佑面对西方人的讽刺,表现了中国人怎样的精神?答案 (1)清政府拨款有限,沿线重峦叠嶂,施工难度大,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冷眼旁观。
2)不畏艰难,深入实践;严谨细致,开拓创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探究与思考] 1.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大贡献:出色完成塘津铁路的铺轨工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领导并开拓了我国工程学术事业,出任协约国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代表2.詹天佑崇高的爱国情操:留美期间目睹西方科技的巨大成就,坚信中国今后会同样发达,发愤苦学;针对外国人士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坚信自己实力,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号召国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诲,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基础达标]1.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19世纪末20世纪初D.俄国十月革命后答案 B解析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发起的自强运动为了推动洋务事业的发展,清政府于19世纪70年代初决定选派幼童120名分批赴美国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2.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 )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清政府的拨款尽管有限,但也是经过预算的,不能据此得出清政府处处掣肘。
从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和总工程师这一点来看,清政府对于修建京张铁路也是积极支持的3.1894年,詹天佑入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并成为会员,成为第一个进入该学会的中国籍会员,主要是因为他( )A.曾留学美国并取得优异学习成绩B.受到清政府重视并发挥重大作用C.与在华美国工程师合作关系良好D.铁路建设成绩突出并已崭露头角答案 D解析 本题属于情景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的关键是明确詹天佑的主要成就19世纪末,詹天佑在滦河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