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课时分层训练题.doc
7页七年级下册课时分层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戏谑(xuè) 嘈杂(cáo) 寂寥(liào) 煞费苦心(shà)B.簪子(zān) 揶揄(yé) 黄晕(yùn) 乳臭未干(xiù)C.抽噎(yē) 虔诚(qián) 蓦地(mò) 猝不及防(chù) D.隧道(suì) 偌大(nuò) 濡湿(rú) 憨态可掬(jū)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2分)心有余悸 言简意赅 暂露头角 萍水相逢 苦心孤诣 人情世故 司空见贯 销声匿迹 盛气凌人 趾高气扬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B.大众小说乡土化,乡土小说大众化,合二而一,出奇制胜 C.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我经常心情_________,可是从来不_________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并且将艰辛匮乏当成我日记更_________的材料A、沮丧 绝望 丰富 B、沮丧 失望 丰厚C、懊恼 绝望 丰厚 D、懊恼 失望 丰富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2)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A.④②③⑤① B.⑤②③①④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③②④ 7.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的排比句。
2分)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填空3分)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 ,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1)以上文段出自高尔基的小说《 》,文中被称为“小强盗”的是小说主人公 (2分)(2)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13分)(1) 水何澹澹, 2) 曲径通幽处,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5) 故渔者歌曰:“ , !”(6) ,寒光照铁衣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8)《〈论语〉 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9)《望 岳》中表现作者勇于登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阅读文言文《卖油翁》,完成10~14题9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划四处)2分) 以 钱 覆 其 口,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但微颔之( ) (2)睨之,久而不去(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我酌油知之 宁可以急相弃邪? B. 康肃笑而遣之 卒辇而致之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自三峡七百里中 D. 康肃笑而遣之 有寄千金而无券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1分)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8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 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
邻有贫乏者,刘氏辄(zhé)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wèi)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 刘家大火,屋舍衣物殆(dài)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遗(wèi):赠送 殆尽:几乎全部烧光了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昼则耕于田间( ) ②竟年如是( )1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17.“乡里咸称其善”的原因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8.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9--20题。
3分) 早发白 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9.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1分)20.“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0分)(一)阅读《母亲的心》,回答21~25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 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 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 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