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精选】03.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前冲刺测试卷(含答案).pdf
13页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 一、基础达标35 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5 分) 大模 大样(m m) 脊 梁(j j) 丝绸 (zhu chu) 疲倦 (jn jun) 投掷 (zhn zh) 情不自禁 (jn jn) 劳累 (li li) 朝鲜 (xin xin) 撒 种(s s) 2用“____”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5 分) (1)美丽的小鹿在池唐边欣赏自己的倒影 ) (2)张老师是一位严历的老师 ) (3)蜜蜂有辩别方向的能力 ) (4)骄傲使人落后,歉虚使人进步 ) (5)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有圆闰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 ( )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3读拼音,写词语5 分) 4按要求写词语7.5 分) (1)在括号里填近义词3 分) 别致( ) 仿佛( ) 艳丽( ) 镇静( ) 宁静( ) 痛苦(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 分) ( )的荷花 ( )的国王 ( )的道理 活泼的( ) 精美的( ) 锋利的( ) (3)写出三个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
1.5 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7 分)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没精( )( ) 双龙( )( ) ( )( )夺目 翩翩(____)(____) ( )( )丧气 光影( )( ) ( )( )中外 形态( )( ) (1)仿照画横线的词语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有一对近义词,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 (1)使用电子邮件能节约纸张,保卫环境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照样子把句子 补充完整) “这里的风景太美啦!”小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怎么能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桃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4)太阳出来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蜜蜂靠的不是 超常的记忆力,而是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 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笑了笑, 说: “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改 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13 分) 1连一连4 分) 蒌蒿满地芦芽短 小溪泛尽却山行 苏轼 梅子黄时日日晴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长恨春归无觅处 正是河豚欲上时 白居易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不知转入此中来 曾几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2积累填空7 分)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 之 间 冒 出 来 , 有 的 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露 出 嫩 黄 色 的 小 莲 蓬 有 的 __________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元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其中元日是指 _______, “屠苏”指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 例如______月________日是________,习俗是_____________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这学期沉迷于游戏,学习不够投入,期末考试成绩大大 下降后来他如梦初醒,心里很难过,闷闷不乐,请你用几句话 劝劝他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三、阅读拓展22 分) (一)课内阅读8 分)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 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 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 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来1 分) 2用“___”画出文段的中心句它在文段中起________的作用2 分) 3仔细阅读文段,填写下表3 分) 4.我觉得最有趣的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二)课外阅读14 分) 锡林郭勒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 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 (mi m)过十来岁的孩子, 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 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 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 花,散 (sn sn)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 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 (s s)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 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 它们跑起来快极了, 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 (sn sn)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 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 分) 2前两个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 话来写的1 分)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在下面画上横线 (1 分) 4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_____比作 ________2 分) 5 短文中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2 分) 6短文中第四自然段着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__的特点。
3 分) 7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 分) 8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____________之情2 分) 四、习作展示30 分) 在你身边, 一定有许多具有优秀品质的人, 他们有的乐于助人,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有的善良可爱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通过写和他(她)相 关的一两件事来表现他(她)的优秀之处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参考答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二) 一、1. 2(1)唐 塘 (2)历 厉 (3)辩 辨 (4)歉 谦 (5)闰 润 3 组建 检查 泡沫 设计 衬衫 模型 欣赏 飞腾 咖啡 光辉 4(1)精致 好像 鲜艳 镇定 安静 难受 (2)美丽 伟大 做人 性格 礼物 牙齿 (3)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5打 采 戏 珠 光 彩 起 舞 灰 心 零 乱 名 扬 各 异 (1)示例: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2)没精打采 灰心丧气 (3)示例:天上的云形态各异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1 6(1) (2)示例:高兴地欢呼着 (3)这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桃。
(4)示例:太阳公公睡醒了 (5)我这次没考好,不是因为复习得不好,而是因为考试时身体不舒 服没有发挥好 (6)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他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二、1. 2(1)大圆盘 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花瓣儿全展开了 还是花骨朵儿 (2)宋 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 一种酒 八 十五 中秋节 赏 月、吃月饼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3)过而能改 近墨者黑 3示例:小明,你心里难过说明你认识到了错误,不要闷闷不乐了, 振作起来,往前看才是对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加倍努 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三、(一)1.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 行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总起下文 3靠肌肉伸缩爬行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巴在轮船底下做免 费的长途旅行 4示例:梭子鱼 它游的速度很快 (二)1. 2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3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 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3 们在里面捉迷藏。
4映出太阳七彩光芒的湖水 宝镜 5野草 湖水 野花 美丽 6雄鹰 百灵鸟 牛羊 小马驹 黄羊 欢腾 7承上启下 8热爱 四、思路点拨这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是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优 秀品质注意详略要得当 例文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