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复习课件湘教版必修1.ppt
53页第一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课复习课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梳理宇宇宙宙中中的的地地球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自转自转公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方向、周期、速度;地理意义内部内部圈层圈层外部外部圈层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划分依据(地震波);各圈层范围、特点各圈层范围、特点天体天体系统系统地球地球的普的普通性通性和特和特殊性殊性太阳太阳辐射辐射太阳太阳活动活动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的分类(一)天体的分类1、自然天体、自然天体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人造天体、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实验室、太空垃圾、航天飞机……总总星星系系银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超河外星系(超12501250亿个)亿个)其他恒星系其他恒星系太太 阳阳 系系其他行星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地月系 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的层次最高最高最低最低(二)天体系统(二)天体系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1 1.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B B2 2、能正确标注图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能正确标注图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 )( )A A..①①太阳系太阳系 B B..②②银河系银河系C C..③③总星系总星系 D D..③③地月系地月系C C(三)太阳系(三)太阳系——八大行星八大行星×八颗行星顺序: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八颗行星顺序: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充足的充足的水分水分恰到好处的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大气成分适宜的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范围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四)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四)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身条件:地球自身条件: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同向性、共面性的特征,的特征,他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他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成成因因什么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什么是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电磁波的形式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能量来源:能量来源: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①①维持地表温度维持地表温度②②是大气、水、生物活动的动力是大气、水、生物活动的动力(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③③生产、生活的能源生产、生活的能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的分布为什么为什么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太阳辐射量最少太阳辐射量最少为什么为什么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最多太阳辐射量最多什么是太阳活动?主要类型?什么是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主要类型:主要类型:黑子:黑子:耀斑:耀斑:太阳光球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太阳光球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周期:(周期:1111年)。
年) 太阳色球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色球出现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光球、色球、日冕光球、色球、日冕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一些明显现象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何影响?对地球有何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黑子与降水的相关性,影响农业收成黑子与降水的相关性,影响农业收成 ( (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明显增大))●●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影响地球影响地球磁场磁场::●●作用于两极地区:作用于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影响短波通讯影响短波通讯产生产生“磁暴磁暴”现现象象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三、地球的运动三、地球的运动自自 转转公公 转转自转轴、自转轴、轨道平面轨道平面方向方向周期周期速度速度地轴、地轴、赤道平面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道平面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北半球:逆北半球:逆南半球:顺南半球:顺 一个恒星日(一个恒星日(2323时时5656分分4 4秒)秒)一个恒星年(一个恒星年(365365天天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角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线速度:近日点近日点( (1 1月初月初) )>>远日点远日点( (7 7月初月初) )西西→→东东西西→→东东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主要特征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主要特征相等(除相等(除N N、、S S极点)极点)不等不等(赤道(赤道→→两极递减)两极递减)一个太阳日:一个太阳日:2424时 时 ((昼夜更替周期昼夜更替周期))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365365天天5 5时时4848分分4646秒)秒)1 1、在太阳系模式图中,代表地球的是(、在太阳系模式图中,代表地球的是( ))A A.甲.甲 B B.乙.乙 C C.丙.丙 D D.丁.丁B B2 2.下列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下列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3 3、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D DA A4 4、关于公转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公转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球过.地球过A 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 B点点B B.地球运行至.地球运行至A A点时大致是点时大致是1 1月初月初C C.地球从.地球从A A点出发再次回到原地所需时间是一恒星年点出发再次回到原地所需时间是一恒星年D D.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C C●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2、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3、地方时、地方时1 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原因原因●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昼过渡到过渡到夜夜的分界线为的分界线为昏线昏线,由,由夜夜过渡到过渡到昼昼的分界线为的分界线为晨线晨线晨昏线:晨昏线:昏线昏线昼昼夜夜南左北右赤道无,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纬度越高越显著2 2..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①①偏移原因:偏移原因: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②②偏移规律:偏移规律:下图虚线表示下图虚线表示原始原始方向,方向,在图上用在图上用实线实线画出偏转方向画出偏转方向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3 3.地方时.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特点特点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相差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相差1515°,地方,地方时相差时相差1 1小时小时时区和区时时区和区时经度每隔经度每隔15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为2424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统一时间( (又称标准时又称标准时) )区时:区时:时区:时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的区时(120120°E E的地方时的地方时))①①、求时区之差、求时区之差区时的计算区时的计算②②、所求时间、所求时间= =已知时间已知时间+ +时区之差时区之差( (东东+ +西西-)-)时区数的计算时区数的计算经度经度/15/15°°=a =a 余数余数≤≤7.57.5,时区数,时区数=a =a 余数余数﹥﹥7.57.5,时区数,时区数=a+1=a+1( (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日界线日界线①①人文日界线:人文日界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原则上年国际经度会议确定原则上)以以东西东西12区之间的区之间的180°经线经线作为地球上作为地球上“今天今天”和和“昨昨天天”的分界线,叫做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简称“日日界线界线”。
②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地方时为0时(子夜)的经线时(子夜)的经线,,又称子夜线又称子夜线0点经线以东是新的一天,以西是旧的一点经线以东是新的一天,以西是旧的一天172.5ºE 180º 172.5ºW 东东12区区 西西12区区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日界线))A、、它是人为规定的,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原则上是180° 经线经线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并不完全并不完全与与180度度经线重合,出现了三处经线重合,出现了三处弯曲,穿越弯曲,穿越180度经线度经线日期并不一定改变日期并不一定改变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时间不变;日期加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0º从从从从0 0 0 0时时时时经线向经线向经线向经线向东东东东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今天今天今天今天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从从从从0 0 0 0时时时时经线向经线向经线向经线向西西西西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昨天昨天昨天昨天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的范围结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结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结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结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0 0 0 0点经线到点经线到点经线到点经线到180180180180度经线度经线度经线度经线肯定是新的一天。
肯定是新的一天肯定是新的一天肯定是新的一天日期范围确定:日期范围确定:日期范围确定:日期范围确定:180180°°0 0 0 0点点点点(24(24(24(24点点点点) ) ) )今天今天昨昨 天天昨昨 天天BOA该该图阴影部分为图阴影部分为5月月1号号,北京时间为北京时间为?BOABOA1、非阴影部分为、非阴影部分为5月月2号号:5月月1号号5月月2号号0时时180°120°E: 5月月2号号2时时2、非阴影部分为、非阴影部分为4月月30号号:180°0时时120°E5月月1号号14时时南极南极北极北极★地地轴轴6666°34′34′23°26′地球轨道面(黄道面)地球轨道面(黄道面)北极星北极星黄赤交角:黄赤交角:2323°°26′26′公转平面公转平面------黄道面黄道面自转平面自转平面------赤道面赤道面赤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3 26 ' N23 26 ' S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春分(3.21)夏至夏至(6.22)秋分秋分(9.23)冬至冬至(12.22)0 春分春分(3.21)●●●●●夏至日夏至日6 6月月2222日日 冬至日冬至日1212月月2222日日春分日春分日3 3月月2121日日秋分日秋分日9 9月月2323日日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 在在示意图示意图上画出地球上画出地球公转与自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并在相应的的方向,并在相应的位置标出位置标出二分二至二分二至。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2.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3.3.四季的形成四季的形成§4.4.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90°-两地纬度之差-两地纬度之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纬度差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纬度差1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②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日期日期 夏至日 夏至日 ((6 6月月2222日)日) 冬至日 冬至日 ((1212月月2222日)日)一年最大值一年最大值一年最小值一年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以北地区南半球南半球南回归线及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以南地区北半球北半球 ①①纬度变化: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天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同一天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的太阳直射的纬线纬线((H=90H=90º)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应用应用1:北回归线以北某地想建南北两幢高均为:北回归线以北某地想建南北两幢高均为h米的米的楼房,要想使北面的楼房最低层在一年中都有阳光照楼房,要想使北面的楼房最低层在一年中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楼房的间隔最短应为多少?射到,则两幢楼房的间隔最短应为多少?解析:冬至日南楼的影子最长解析:冬至日南楼的影子最长 图中图中H为冬至日该地(纬为冬至日该地(纬度为度为αα)) 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则则H==90°-- ││ αα++2323⁰26′│ 26′│ 据图:据图:L L==h h ×× cotH cotHHh米L ?NS应用应用2:为充分利用太阳能,: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即集热器的倾角应该为多少?集热器的倾角应该为多少?2323°°26′N26′N2323°°26′S26′S0 0°°°°昼昼 >> 夜夜昼昼<< 夜夜昼昼昼昼昼昼夜夜夜夜夜夜======昼渐长昼渐长 昼渐短昼渐短昼渐长昼渐长昼渐短昼渐短2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3.213.21前后(春分)前后(春分)6.226.22前后(夏至)前后(夏至)9.239.23前后(秋分)前后(秋分)12.2212.22前后(冬至)前后(冬至)3.213.21前后(春分)前后(春分)昼最长昼最长昼最短昼最短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 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出时间=12=12-昼长-昼长/2 /2 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12+昼长+昼长/2/2★★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的判读太 阳 光 线BD..NS冬至日冬至日B.A太 阳 光 线BD..180º春秋分日春秋分日北极南极春秋分日春秋分日太 阳 光 线B..夏至日夏至日NSB.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 ( )( ) B BA A..①②①② B B..②③ ②③ C C..①④ ①④ D D..②④②④图中图中A A、、B B点终年昼夜平分,此刻点终年昼夜平分,此刻C C点(纬度数点(纬度数2323°26′26′)太阳高度为)太阳高度为9090°据此在下面圆圈中完成据此在下面圆圈中完成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照图1 1)画出赤道、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画出赤道、地轴和地球自转方向((2 2)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 3)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画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天文四季依据:依据: 和和 的变化的变化划分划分气候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以我国传统:以 为起点为起点西方:以西方:以 为起点为起点(北半球)(北半球)春季春季 月月夏季夏季 月月秋季秋季 月月冬季冬季 月月昼夜长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四立四立二分二至二分二至3、、4、、56、、7、、89、、10、、1112、、1、、2赤 道002323°°26′26′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热 带带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有有太阳直太阳直射现象射现象既无太阳直既无太阳直射射 又无极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既无太阳直射射 又无极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天文特征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66°34′66°34′2323°°26′26′四、地球的结构四、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莫霍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古登堡面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岩石圈岩石圈=岩石圈=地壳地壳+ +上地幔顶部上地幔顶部地壳地壳地壳地壳Ø由岩石组成,坚硬由岩石组成,坚硬由岩石组成,坚硬由岩石组成,坚硬Ø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地幔(上、下地幔)地幔(上、下地幔)地幔(上、下地幔)地幔(上、下地幔)Ø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Ø软流层为熔融状态软流层为熔融状态软流层为熔融状态软流层为熔融状态 其余组成是固态其余组成是固态其余组成是固态其余组成是固态地核(内、外核)地核(内、外核)地核(内、外核)地核(内、外核)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Ø物质组成:外核是液态物质组成:外核是液态物质组成:外核是液态物质组成:外核是液态 内核可能是固态内核可能是固态内核可能是固态内核可能是固态岩石圈岩石圈各圈层的各圈层的各圈层的各圈层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大气圈:大气圈:大气圈:大气圈:水圈:水圈:水圈:水圈: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地壳地壳岩石圈岩石圈软流层软流层地幔地幔莫霍界面莫霍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速度明显加快地壳的厚度不均,地壳的厚度不均,A A是大陆地壳,是大陆地壳,B B是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B B大气圈大气圈A AC CA A、、B B、、C 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分别代表什么圈层?A—A—生物圈生物圈B—B—水圈水圈C—C—岩石圈岩石圈。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