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30页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2.单元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亲近大自然2.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比较阅读等多种读法,融人情境,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诗词意境,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
②语言运用:让学生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唤醒其生活经验,积累并加工生活素材,让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方法,写作并修改想象习作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③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探究阅读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及好处,掌握分号的用法④审美创造: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阅读材料,创设表达空间,让语文走向生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更详细通过积累词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热爱,尤其是对我国西部、乡村等生活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草原 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 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语言的魅力②语言运用: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③思维能力: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④审美创造: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2.学习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3.教学准备:资料: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2.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4.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5.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学生活动:1.学生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活动意图: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师活动: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翠色欲流:欲流,快要流出来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2)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3)洒脱:言谈举止自然,无拘无束4)迂回:回旋,环绕5)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活动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环节三:再读感知,品味美景教师活动:1. 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总结3.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4.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图片,用草原歌曲配乐,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草原的美景学生活动: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5.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文本对话,并能够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课文、欣赏优美的文章打下基础5.作业设计基础:书写生字、词语巩固:熟读课文提升:思考课后练习题6. 板书设计 风光美(初见草原)热情迎接(迎客)盛情款待(待客)深情话别(话别) 草原 人情美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草原 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语言的魅力②语言运用: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③思维能力: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④审美创造: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2.学习重点难点: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增强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3.教学准备: 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学生活动:学生背诵活动意图: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环节二:1.初入草原,感受洒脱 2.深读感悟,体会热情教师活动:1.“汽车走了……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读课文2-5段,思考: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迎接、 相见、 款待、联欢、 话别5.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教师导引:夕阳西下,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就要分别了。
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历历在目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学生活动: (自由、无拘无束……)1.(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2. 学生赛读3.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依次填:热情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1)热情迎接: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激情相见: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3)盛情款待: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②有感情地朗读4)尽情联欢: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成语)活动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洒脱”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在草原上开车的情形,并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来了解草原的特点4. 作业设计基础: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巩固:完成小练习册提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5. 板书设计 风光美(初见草原)热情迎接(迎客)盛情款待(待客)深情话别(话别) 草原 人情美6.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丁香结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②语言运用: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③思维能力: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④审美创造: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培养自己豁达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思政元素: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学习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2.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丽3.教学准备:课件、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2.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教师活动:1.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3.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4.进行重点指导1)认读生字、新词男女生读全班齐读2)学写字词指导书写“幽、薄、缀、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