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教育技术学“重点笔记”.docx
6页2023年特岗教师考试教育技术学“重点笔记”1、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2、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优化不是理想化,而是在现有条件下有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果3、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步于 20 世纪 20 年代4、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5、1922 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借助幻灯、投影推广植棉技术,是我国高校电化教育的开始6、电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设电化教育课程;二是开展电化教育活动7、1993 年,我国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专业;1998 年,我国把现代教育技术确立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8、教育信息化从技术层面看,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特征,从教育层面看,具有开放性、共享 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特征各种特征的具体含义数字化”——使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 使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
智能化”—— 使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交互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 使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开放性”—— 使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 使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 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来完成任务的机会9、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直接目的;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信息化的 驱动力10、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其中对现代教育技术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主 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1、人类从事的绝大多数是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反应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①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②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 ③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 ④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14、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现代教学媒体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15、媒体一词的概念和含义及媒体中的硬件和软件主要包含的东西: 概念: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的载体或工具;也可以把媒体看作是实 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硬件:储存、传递信息的机器和设备 软件:又称为教学媒体材料、电子教材、电教教材和非印刷教材, 指能储存与传递信息的纸、胶片、磁带、光盘、磁盘、磁光盘、闪存等16、教学媒体的分类,按感官分: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 视媒体、计算机媒体17、教学媒体的功能特性主要表现在: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18、“经验之塔”主要包括“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及 16 页的“经验之塔”图 基本观点: ①经验之塔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②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 ③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要向抽象经验发展,形成概念概念可作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应用各种教学媒体,既可使教育更为具体,又可以更好地形成抽象经验 ④位于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习者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 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19、教学媒体材料的编写原则: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经济性原则20、教学媒体材料编制的传播效果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 代价率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