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4)教案 (2).doc
3页教案学科数学新授课直线、射线、线段(2)教学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借助现实的情境,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教学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教学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出数学问题: 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 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二、新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 2.用尺规截取.(按课本第130页所讲方法) 教师活动:打开电脑,演示尺规作图过程. 板书: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思考课本第130页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个学生进行演示,板书:比较线段的长短. (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 (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 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板书:(1)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