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13页18 古诗三首一、课前解析本课《古诗三首》中所选取的诗均为七言古诗,诗人通过简短凝练的诗句描绘出种种图景,且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便于学生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六年级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方法已经初步掌握,但对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可能还不能很好地把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关注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其诗风也颇具独特性,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风格独特,内容深刻,独树一帜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有《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其散文雄健峭拔,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现存诗歌有 1500 余首,很有特色,自成一家代表作品有《登飞来峰》《梅》等关注创作背景:《浪淘沙》: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经历两次罢相,晚年退居江宁, 纵情山水,勤于读书著作,因此这一时期的王安石的作品艺术上精益求精,构思细腻,字句精致,意境清远自然,备受后人喜爱《书湖阴先生壁》则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关注传统文化:“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源头张骞走了一个多月,见到了织女织女把支机石送给张骞同书又载: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了牛郎,就中断了织锦。
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居银河两岸, 隔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之夜相会一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中的典故:“护田”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保护田地、积攒粮食;“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说的是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二、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2 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3. 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古诗词之美4.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三、教学重点1. 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2. 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涯”字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诵《浪淘沙》(其一)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3. 理解古诗《浪淘沙》(其一),想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简短精炼的语言凝聚着古人无穷的智慧在本册第一单元中,我们就从诗人寥寥几字的描绘中极富画面感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 17 课,继续感受诗歌的美板书:18.古诗三首)2. 过渡: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师:看完刚才的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想?预设 1:黄河水奔腾不息,白浪翻滚的画面真是太壮观了!预设 2:看到这么壮观的画面,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为祖国有这样的奇观感到自豪过渡:是呀!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令我们震撼,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赞颂过她那么,伟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黄河又有着怎样的风采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浪淘沙》(其一)) 3.解释诗题教师引导:谁能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通过注释我知道了《浪淘沙》是唐代曲名教师提示:“浪淘沙”是唐代曲名,由刘禹锡、白居易共同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作词牌名《浪淘沙》是由 9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今天要学习的是第一首4.了解诗人教师引导: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结合我们已有的学习经验和预习, 谁能分享一下对诗人刘禹锡的认识?预设 1:介绍刘禹锡的个人情况: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预设 2:介绍刘禹锡的诗风:诗风很有独特性,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
现存诗 800 余首,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相机出示资料卡5.了解写作背景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对诗人非常了解,那你们知道《浪淘沙》的写作背景吗?预设:学生介绍相关背景如果没有学生知道写作背景,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教师结合课件进行介绍:伟大诗人刘禹锡的仕途之路非常坎坷永贞元年, 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设计意图:以短视频导入,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磅礴气势,为古诗的学习埋下伏笔二、朗诵诗歌,读出节奏过渡:了解了诗题和作者,同学们也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节奏与停顿2) 指名读诗歌,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曲”“簸”3) 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 牵牛/织女家4) 同桌互读诗歌,读出节奏。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 借助注释,了解诗意(1)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分享一下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预设 1:理解诗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预设 2:可以借助插图理解诗意师重点指出:借助注释也是理解古诗内容的很好方法2) 组织交流:下面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借助注释等方法交流本诗的诗意3)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梳理诗意预设: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我要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到天上的牛郎织女家2. 品读第一、二句诗(1) 教师引导:自古以来,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就与“气势磅礴”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么,在《浪淘沙》(其一)中,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预设:“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2) 齐读这两句古诗,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黄河弯弯曲曲,蜿蜒漫长,黄沙万里,大风掀起万丈巨浪,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①点拨:“九曲”中的“九”在古代为虚指,表示数量多,这里写出了黄河弯弯曲曲,转弯多的姿态;“万里沙”写出了黄河长、黄沙多的特点;“浪淘风簸”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浪卷着泥沙,大风掀翻波浪的画面。
教师相机板书:九曲黄河、浪淘风簸)(气势磅礴)②指导书写“涯”书写时注意右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士”辨析形近字“崖”与“涯”涯”有水边、边际的意思;而“崖”指山石或高地陡壁的侧面4) 过渡:抓住关键数字“九曲”“万里”,从画面和声音展开想象,试着读出黄河弯弯曲曲、夹沙带浪的磅礴气势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时语速缓慢,语气沉稳有力3. 品读第三、四句诗(1) 过渡:诗人由气势磅礴的黄河想到了什么呢?朗读古诗,指名交流预设 1:诗人站在汹涌澎湃的黄河前,特别想去牵牛织女家做客预设 2:诗人想乘着巨浪直上,寻访牵牛织女的家2) 启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作者看到气势雄伟的黄河会想到“直上银河”“同到牵牛织女家”?学生回顾《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师补充“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典故,引导学生感受黄河之水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板书:直上银河(牛郎织女))(3) 朗读指导朗读诗歌第三句时,语速要稍微加快一些,语调激昂,读出诗人欲直冲云霄的气概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伟气势朗读诗歌第四句时,语速放缓,温和,读出诗人想去牵牛织女家做客的美好憧憬小结: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对我们读懂诗歌中的景物人情,理解诗歌大意很有帮助。
4. 总结写作方法再读诗歌,思考: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预设 1:前两句通过直接描写,写出了黄河的“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等特点,突出黄河的雄伟气势预设 2:后两句由现实之景色展开联想,运用了夸张、想象的手法,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预设 3:表达了诗人想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概四、朗读感悟、积累诗歌1. 采取师生对读、生生赛读、配乐朗诵等方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学生试背五、课后作业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伟大诗人刘禹锡的脚步感受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课下请大家再收集、积累其他与黄河有关的诗句,继续感悟黄河雄伟磅礴的气势!1. 背诵《浪淘沙》(其一),并默写2. 搜集《浪淘沙》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六、板书设计18 古诗三首浪淘沙(曲名)(刘禹锡)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直上银河(气势磅礴)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2. 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3. 能发现《书湖阴先生壁》后两句诗的表达特点,积累其他类似诗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指名背诵刘禹锡《浪淘沙》2. 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从刘禹锡的《浪淘沙》中领略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风采!这节课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同学们,知道这组美丽的照片取材于哪吗?(江南)看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江南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江南不仅是我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也是文人墨客常常称赞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杜牧的脚步一起欣赏一下江南的美景吧!导入新课板书:《江南春》)二.朗读诗歌,赏江南美景(一)释诗题《江南春》,谈诗人1)教师引导:通过《浪淘沙》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理解诗题、了解诗人是古诗学习的一部分,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谈谈对诗人的了解呢?预设 1:江南春:即江南的春天师提醒:“江”特指“长江”,“江南”在此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追问:原来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的诗歌呀!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预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预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预设 2: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预设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