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形象.pptx
31页形象,学习要点,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3,大角度命题,:,鉴赏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意象,什么是意象?,意象,意,象,诗人主观,情感,诗中客观,形象,景,物,意象,月亮,思乡,诗人的主观情感,意象,柳树,送别,诗人的主观情感,意象,大雁,思乡,诗人的主观情感,意象,多个意,象,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手法,了解意象的作用,1.,比喻象征作用,2.,正面烘托情感的作用,3.,正反对比衬托感情的作用,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5.,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6.,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设问方式,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3.,某物象象征什么?,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1.,什么是意象?,2.,了解特定意象的特定内涵。
4.,意象的作用3.,意象内涵多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答题方法意象”,=,客观,的“象”,+,主观,的“意”,红豆,相思,,莲花,高洁,,鸿雁,思乡,比喻象征,烘托情感,线索,氛围,画面,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咏物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概念区分,两大类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一、分析人物形象,二、分析刻画,人物手法,(,1,)简析诗中的人物形象2,)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3,)这首诗歌中的某个人物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诗歌为什么选取这个人物进行描写,?,(,2,)诗歌中某某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三、人物形象的作用,(,1,)简析诗歌是怎样刻画某个人物形象的2,)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些方面描绘了某个形象?,(,3,)请从某个描写人物的角度评析诗歌中的某个人物形象。
四、比较人物形象,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三个角度设题:,(,1,)从人物个性特征上进行比较;,(,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方面设题;,(,3,)从在人物形象中寄寓的情感方面设题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常见题型,人物描写手法,概念明晰,塑造人物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人衬人、以物衬人、,以景衬人、,以事衬人,细节描写:,作者,刻意选取,的对,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或生活,场景,等方面的,细微之处,的描摹修辞手法:,对比,、衬托、比喻、,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等,人物形象特点概括,怎么答,概括人物总体特点,+,身份,地位,(,若问形象特点从第一步开始,,身份特征不明显时可跳过,,身份举例:思妇、游子、征人、隐士、诗人、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等,),形象特点一(两组四字词语),+,诗句内容为基础的,分析,(,若问性格特点可直接从第二步开始,),形象特点二(两组四字词语)+诗句内容为基础的分析,概括形象意义(不一定,需要,可作为丰富答案的内容),事物,形象,题突破,概念区分事物形象,咏物诗中专门描绘的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杂诗中的意象(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咏,梅,咏,蝉,石灰,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事物,形象题怎么问,1.,(,2022,全国甲卷)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2.,(,2020,全新高考,卷,)诗的颈联分别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2020,全国卷,),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4,(2020,北京,),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二、答题切入点,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抓关键词句,提炼,概括物象的表层特点,(形态色泽所处的环境等),因此在分析时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2,要由表及里把事物的含义挖掘出来,,找出,物与人的品格的连接点,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3,点出物象意义,,联系诗人的,经历,和相关,背景,,点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感情或表现的寓意,很多作品是有时代背景的,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深入分析,事物,形象题,两大,题型,分析物象特点:,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内在精神,(,物与人的连接点)物象的意义,分析物象作用:,营造意境,表情达意,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结构上的线索作用,三、诗歌事物形象答题步骤,(特点,+,画面,+,情感),景,物,形,象,景物形象题概念明确,自然景物:,湖光山色、大漠孤烟、风花雪月,人文景物:,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景,景物,形象,景物,形象题概念区分,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感,意境:,意象组,+,氛围,荷叶,残荷,花,残花,凄清、萧瑟,物象,意,象,意境,写了什么,意象,(,画面内容,):,本诗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情感。
意境,(意境赏析):,本诗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达到了的效果写景手法题,情景关系题,景物形象,怎么写,白描,(简单勾勒不上色),与工笔,(细致描绘、色彩鲜明),观察角度,:远近结合、俯仰结合(高低、上下),多感官结合,:视听嗅味触、视听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虚写实,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问等,答题方法:手法分析情感,1.,借景抒情:,情感已在心中通过景表达,情感明显,2.,寓情于景:,情感隐藏,基本都是见景,3.,触景生情:,先见物再有情,4.,情景交融:,无主次之分,5.以景结情:,诗歌,尾句转为写景,6.,以景衬情(乐衬哀、乐衬乐、哀衬哀、哀衬乐),答题思路,答题模板:本诗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达到了,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