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四校联考2024届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18页湖北省武汉武昌区四校联考2024届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CD边的中点.若AB=8,OM=3,则线段OB的长为( )A.5 B.6 C.8 D.102.如图,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延长到点,使,连接,,.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四边形成为矩形的是( )A. B. C. D.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1,2,3 B.2,3,4 C.4,5,6 D.1,,25.矩形的边长是,一条对角线的长是,则矩形的面积是( )A. B. C.. D.6.平行四边形两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2,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 )A. B. C. D.7.如图,过矩形的四个顶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分别相交于、、、四点,则四边形为(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kx+b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直线y=bx+k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9.如图,在同一直线上,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向右出发,甲、乙均为匀速,图2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所经过的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若乙的速度为1.5m/s,则经过30s,甲自A点移动了( )A.45m B.7.2m C.52.2m D.57m10.如图,正方形的两边,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轴、轴的正半轴上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以的中点为中心的位似图形,已知,,则正方形与正方形的相似比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50°,BD垂直平分AE,垂足为D,则∠EBC的度数为_____.12.若α是锐角且sinα=,则α的度数是 .13.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若AF=2,BF=3,则CE的长度为 .14.某工厂为满足市场需要,准备生产一种大型机械设备,已知生产一台这种大型机械设备需,,三种配件共个,且要求所需配件数量不得超过个,配件数量恰好是配件数量的倍,配件数量不得低于,两配件数量之和.该工厂准备生产这种大型机械设备台,同时决定把生产,,三种配件的任务交给一车间.经过试验,发现一车间工人的生产能力情况是:每个工人每天可生产个配件或个配件或个配件.若一车间安排一批工人恰好天能完成此次生产任务,则生产一台这种大型机械设备所需配件的数量是_______个.15.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为3和4,则斜边长为_____.16.已知,那么的值为__________.17.一次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则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18.如图,□ABCD与□DCFE的周长相等,且∠BAD=60°,∠F=110°,则∠DAE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在AB,AC上,CE=BC,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F,连接EF(1)补充完成图形;(2)若EF∥CD,求证:∠BDC=90°.20.(6分)某校为灾区开展了“献出我们的爱”赈灾捐款活动,九年级(1)班50名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赈灾捐款活动,因不慎,表中数据有一处被墨水污染,已无法看清,但已知全班平均每人捐款38元.捐款(元)1015305060人数361111136(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被污染处的数据为 .(2)该班捐款金额的众数为 ,中位数为 .(3)如果用九年级(1)班捐款情况作为一个样本,请估计全校2000人中捐款在40元以上(包括40元)的人数是多少?21.(6分)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1)求 k 的取值范围;(2)若原方程的一个根是 2,求 k 的值和方程的另一个根.22.(8分)如图,在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AD与BE相交于点点F,G分别是线段AO,BO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连接CO,若,求证:四边形DEFG是菱形;(3)在(2)的前提下,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DEFG能成为正方形.直接回答即可,不必证明23.(8分)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南偏西60°方向的A处,它向东航行20海里到达灯塔P南偏西45°方向上的B处,若轮船继续沿正东方向航行,求轮船航行途中与灯塔P的最短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4.(8分)化简求值:,其中a=1.25.(10分)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E.(1)若∠A=40°,求∠DBC的度数;(2)若AE=6,△CBD的周长为20,求△ABC的周长.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3).(1)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1BC1.(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1,在y轴的左侧,画出将△ABC放大后的△A2B2C2,并写出A2点的坐标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析】已知OM是△ADC的中位线,再结合已知条件则DC的长可求出,所以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则BO的长即可求出.【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90°,∵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M∥AB,∴OM是△ADC的中位线,∵OM=3,∴AD=6,∵CD=AB=8,∴AC==10,∴BO=AC=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C的长.2、C【解析】先证明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进行解答.【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AD=DE,∴DE∥BC,且DE=BC,∴四边形BCED为平行四边形,A、∵AB=BE,DE=AD,∴BD⊥AE,∴▱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B、∵∠ADB=90°,∴∠EDB=90°,∴▱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不一定为矩形,故本选项正确;D、∵CE⊥DE,∴∠CED=90°,∴▱DBCE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首先判定四边形BCDE为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逐一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该选项正确;B. 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该选项错误;C.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该选项错误;D.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真假命题,掌握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1+2=3,A不能构成三角形;22+32≠42,B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42+52≠62,C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12+()2=22,D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5、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矩形的另一条边的长度,即可求出矩形的面积.【详解】由题意及勾股定理得矩形另一条边为==4所以矩形的面积=44=16.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6、C【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故该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的比值为1:2:1:2,所以可以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邻的两个内角互补知,设较小的内角的度数为x,则有:x+2x=180°∴x=60°,即较小的内角是6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设较小的内角的度数为x7、C【解析】由题意易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EH=HG,所以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详解】∵HG∥EF∥AC,EH∥FG∥BD,HG=EF=AC,EH=FG=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AC=BD,∴EH=HG,∴平行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注意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熟练掌握矩形、菱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C【解析】试题解析: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k>0,b<0,∴直线y=bx+k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y=bx+k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9、C【解析】设甲与乙的距离为s,根据图像可求出解析式,即可进行求解.【详解】解:设甲与乙的距离为s,则关于t的函数为s=kt+b(k≠0),将(0,12)(50,0)代入得,解得k=﹣0.24,b=12,函数表达式,s=﹣0.24t+12(0≤t≤50),则30秒后,s=4.8设甲自A点移动的距离为y,则y+s=12+1.5×30解得:y=52.2∴甲自A点移动52.2m.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10、A【解析】分别求出两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即可求解.【详解】由,得到C点(3,0)故AC=∵,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以的中点为中心的位似图形,∴A’C’=AC-2AA’=∴正方形与正方形的相似比是A’C’:AC=1:3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相似比,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相似比的定义.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100°【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BD垂直平分AE,∴ ∴ ∴ 故答案为100°.【点睛】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60°【解析】试题分析:由α是锐角且sinα=,可得∠α=6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3、7【解析】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