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实验教材十二册第七单元:古诗词背诵.doc
4页人教版实验教材十二册第七单元:古诗词背诵教材理解:本单元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编者的意图是将本单元定位为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学习的古诗词阅读材料结合学生学情,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宜将之作为对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回顾和拓展之用其一:整体把握古诗词的特点,复习巩固古诗词学习的方法,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规律其二:遵循编者意图,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方法理解、背诵,丰富古诗词的积累其三:以教材为基点,以主题归类的形式梳理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准确背诵,巩固积累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古诗词的特点,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规律 2、借助注释和拓展材料理解十首古诗词,并能背诵积累 3、能以分类形式复习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词,能了解诗意,正确背诵4、 能在正确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实践运用教材分组:一、古诗第一组 情感篇(亲情(思乡)、友情):七步诗 芙蓉楼送辛渐 第二组 景物篇(季节、山水、童趣):鸟鸣涧 江畔独步寻花第三组 言志篇(时政、明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石灰吟 竹石 乙亥杂诗二、古词 浣溪沙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查阅《七步诗》《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简介和本诗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 导入本单元学习主题二、 概述古诗词特点:“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其特点:1、 高度的概括性 诗歌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诗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一事、一物、一景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把对生活的看法压缩在短小的篇幅里,从而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 2、 生动的形象性 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 强烈的抒情性 “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无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等等,都必然要抒情言志在赏析古诗时,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三、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一读:解释诗题,感知画面二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三读:结合背景,领悟诗境四读:反复诵读,吟咏诗情四、 自主学习古诗《七步诗》《芙蓉楼送辛渐》(一)以《七步诗》为例展开教学1、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七步诗》,边导入边板书。
为何称之为七步诗?这个题目后面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你结合收集的材料来交流2、 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植的内心世界来感受他此刻的心境吧自由读古诗,结合文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致意思3、 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和感受?4、 诵读,积累二)自学《芙蓉楼送辛渐》反馈: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写作背景为 ,全诗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三)背诵《七步诗》《芙蓉楼送辛渐》五、归类复习,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同一主题的古诗:a) 亲情:《七步诗》复习:《 静夜思》《回乡偶书》《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乞巧》《 嫦娥》 b) 友情:《芙蓉楼送辛渐》复习:《赠汪伦》《泊船瓜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夜书所见赠刘景文》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查阅《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 导入二、 自主学习古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选择一首完成学习卡后班级交流。
《 》一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写作背景为 ,全诗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3、背诵《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三、 归类复习,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同一主题的古诗:1、山水:《鸟鸣涧》复习:《独坐敬庭山》《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天门山》《宿新市徐公店》《草》 2、季节:《江畔独步寻花》复习:《咏柳》《春日》《春晓》《绝句山行》《小池》 3、童趣:《村居》《所见》《牧童》《舟过仁安》《一去二三里》 第三课时课前准备:查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灰吟》《竹石》《乙亥杂诗》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一、 导入二、学习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灰吟》《竹石》《乙亥杂诗》,完成学习卡后交流《 》一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写作背景为 ,全诗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背诵积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灰吟》《竹石》《乙亥杂诗》三、归类复习,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同一主题的古诗:1、时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明志:《石灰吟》 《 竹石》 《乙亥杂诗》 第四课时课前准备:查阅《浣溪沙》《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一、 导入二、回顾古词的特点: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它又被称为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等它开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
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因为词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曲子词,所以在题材方面较为自由,在格式方面更易于表现,加上能配乐歌唱,在韵律方面更利于流传正因为此,在两宋时代,词才类似于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就是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词牌就是曲调的名称,后面的才是词的正题三、自主学习古词《浣溪沙》《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学习卡后交流《 》一词的作者是 朝词人 ,写作背景为 ,全诗的意思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背诵《浣溪沙》《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四、归类复习,背诵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词:《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长相思》《望洞庭》《忆江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