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代诗歌与湘江.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ths****59
  • 文档编号:59495598
  • 上传时间:2018-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代诗歌与湘江摘 要:唐诗与湘江有密切的关系唐文人因贬谪、赴任、出使、游幕等原因,时常路经湘江,即兴赋咏旅途见闻感受,从而形成数量可观的湘江诗歌,留给我们一笔重要文学遗产,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及社会文化意义,由此还可见出唐诗与湘江、唐代北方文人与湖湘地域文学的关系关键词:唐诗;湘江;水上交通;南贬;湖湘文化湘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之一,是洞庭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来水最多的河流湘江在舜帝时就因娥皇、女英的故事而为天下人知晓也许正是湘妃的斑斑血泪和不死之魂,才使湘江变得异常美丽尔后,屈原、司马迁、贾谊相继南游到唐代,湘江已是许多文人的神往之地,并与唐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唐朝水上交通与湘江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水路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有时甚至起着比陆路更重要的作用唐代南方交通闭塞,尤其如此许多偏远州县没有官道,而南方各地恰多水,人们只能充分利用水路交通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几大流域间都有高大山脉阻隔,在陆路无法打通的情况下,南北流向的运河、湘江、赣江、韶水、漓江、桂水的作用变得更重要水陆相接沟通南北,遂成为唐南方交通的一大特色长安至襄荆驿路通过在湖南、江西境内的两个“T”型水系沟通长江上中下游以及岭南,长安至汴州驿路与运河相接以通东南。

      而南方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尤其是中东西部间的交通,又不能不依赖长江这一天造地设的大河湘江所在的省份湖南地方偏远,先唐各代朝廷始终不重视道路建设,境内始终没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驿道,南北交通主要是利用洞庭湖向心水系,尤其是南北流向的湘江湘江成了水上驿道,往来通使不绝杨衡《送人流雷州》:“地图经大庾,水驿过长沙姚合《送林使君赴邵州》:“驿路算程多是水,州图管地少于山张谓《道林寺送莫侍御》:“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三首诗都提到,唐代在湘江沿线设置水驿,且有陆驿相通,路线是岳州——汨罗――湘阴――潭州――衡州,由衡州分路,东道至耒阳――郴州――武水——韶州,西道由至永州――漓水到桂州全程可分为三段,一为湘北至湘中段,即岳州――潭州段,二为湘中段,即潭州――衡州段,三为衡州岭外的郴韶道、衡永桂道至唐中叶以后,湘江已经成为一条通岭南的大道,湘江与唐文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与唐代诗歌有了相交点那么,湘江与唐诗到底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呢?  唐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缓慢,在全国经济地位不高,南去的人不多在初盛唐人眼中,南方既是远州,又蛮族聚居,愚昧落后,因此心中十分鄙视盛唐人韦迢作《潭州留别杜二员外院长》,尚谓长沙郡是“小郡海西偏”,到这里的北人是“去留俱失意”。

      元和时白居易贬江州,其《东南行一百韵》、《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等诗把南方描绘得十分野蛮可怕,荒冷难耐,直到北宋还是“不因贬谪岂能来”而唐代被贬逐至湘中、岭南等遐荒之地的左降官,大部分也得经过湘江水道,《唐刺史考》、《舆地纪胜》所载出贬岭外的刺史、郡佐至少百余人,三分之二以上得经湘江,其中不乏朝中重臣,文坛名宿,于是湘江水路成了最有名的左降官通道,称得上是一条“南贬之路”在这条伤心的“南贬之路”上,南贬之唐官有感于自身经历,于是在这一伤心路上写下了不少贬谪诗唐时上湘江流贬岭外者极多如宋之问由越州流钦州,取道湘江,行至长沙,有《晚泊湘江》:“五岭栖惶客,三湘憔悴颜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柳宗元曾两次被贬,自潭州南行赴柳州,曾作《再上湘江》,谓:“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谴几时回?”孟浩然《江上别流人》:“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王建《荆门行》:“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沉溺处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北去这些诗篇告诉人们,中晚唐间湘江水路上一直是流贬不绝,诗章相继除流贬之外,还有奉使而经湘江的我们经常在唐诗中看到某某侍御、盐铁转运使奉使湘中、岭南的记载,如元稹有《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张九龄奉使南海作《使还湘水》。

      也有因赴任经湘江的,如戴叔伦赴任容州,有《湘中怀古》、《泊湘口》等还有漫游岭南而经过湘江的,如戎昱入桂州李昌夔府,其间军乱而流寓湘中,有《宿湘江》可见唐代文人、官员因贬谪、奉使、赴任、漫游等原因,都曾途经湘江,并写下许多湘江行旅诗歌,湘江因其无可替代的交通作用,与唐代诗人及其文学创作建立起了种种联系二、湘江:唐代“诗歌之路”根据诗歌内容的不同,唐人湘江诗区可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亲临湘江并描写湘江的或写夜泊湘江,或写夜泛、夜渡湘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郎士元《夜泊湘江》:“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成群的大雁在这浓秋里也赶着北归,而“我”却还是只身一人留宿舟中,独听渔歌,深深的寂寞笼罩着全诗而夜泛、夜渡湘江则给人随江而行于寂静之中见苍茫的渺小感,如熊孺登《湘江夜泛》:“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无那子规知向蜀,一声声似怨春风 夜晚身处清深峻急的湘水之中微茫的月色之下,周边杜鹃啼叫哀怨,个人存在何其微小孟浩然《夜渡湘水》:“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茫茫雾气中丝丝香气和阵阵歌声若隐若无,渔人举着渔火敲着梆子,典型一幅江南夏夜图。

      亲临湘水之人中我想重点谈谈张九龄,他北上长安、南返故乡,都得经由湘水,湘水一头系着故土,一头系着仕途,因此其写湘水的诗都注满了情感和诉求,《初入湘中有喜》写他由荆州返乡经湘水,“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闻猿生愁,古今同情,但他因快到故土,“闻猿亦罢愁”了《使还湘水》:“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于役己弥岁,言旋今惬情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言旋今惬情”,心同赤子还有借湘水言乡情的,如《南还湘水言怀》:“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归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 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表达对故乡的归宿感,微露时与我违的无奈从张九龄的湘水情结,我们不难意识到湘水在诗人情感诉求中的重要性推而广之,从交通与文学的角度,把握地域上的某一点或某一线,来描述诗人的心灵历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未到湘江而写到湘江的,其中送别诗尤多,如李端《送客往湘江》、权德舆《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李频《送胡休处士归湘江》、罗隐《送朗州张员外》杜牧《旅宿》写旅宿异乡的乡思,借湘江展开丰富想象:“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倾晓,家书到隔年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梦魂归家也只有到侵晓时才能到达,至于家信到旅馆那更是隔年的事,家是如此的遥远湘江烟月如此美好,我却无心观赏,只任渔人自由自在独赏思乡情怀热切可见还有以乐府诗形式整首写湘江旅途与沿岸风景的,如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发,白蘋茫茫鹧鸪飞庄南杰《湘弦曲》:“繁弦响绝楚魂遥,湘江水碧湘山绿李涉《鹧鸪词二首》:“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郑谷《鹧鸪》:“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湘江水深广而碧绿,两岸鹧鸪声声,好不热闹! 也有在他处有感于怀写到湘江的,如薛能《题汉州西湖》:“坐阻湘江谪,谁为话政声秦韬玉《长安书怀》:“岚收楚岫和空碧,秋染湘江到底清在这些诗中,湘江、湘水属于一种虚拟和泛写,指称的是整个江南地区综上可见,唐人写湘江的诗,形式多样,艺术表现丰富多彩,一脉湘水实是一唐诗之路三、湘江诗与湖湘地域文化湘江贯穿湖南全境,湘水代表了湖南的地域文化从《全唐诗》中可以看到,每首湘江诗几乎都涉及到了湖南某一特有的物象显然,某一地域的自然风物都有其特有的美,诗人身在其中受其感召,心物交融,感其怀而赋诗以性情,作品自会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出地域特征,湘江诗便体现了湖湘这一地域独有的美。

      现以诗歌内容为切入点,从湘江诗描叙的山、水、城等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两方面来把握诗人对湖湘地域特征的表达湘江诗中写到的山多为衡山如宋之问晚泊《湘江》:“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传说大雁至回雁峰而回不再往南,而南贬之人却仍须继续南行至那偏远的连大雁也不光顾的荒远之地行至此极易起身世之悲,情绪难以自控,故衡山也就成了湘江诗中一重要的情感抒发之承载体湘江诗中写到的水多为洞庭洞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张说在《游洞庭湖》对它作过全方位描写另有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郎士元《夜泊湘江》:“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对洞庭之阔大水势的描述,令人神往,令人震撼又如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韩偓《洞庭玩月》云:“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等多言洞庭秋与洞庭月 湘江诗中之城则多提长沙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

      杜甫发《潭州》(时自潭之衡):“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贾至长《沙别李六侍御》:“放逐长沙外,相逢路正难当时潭州即今天的长沙,为湖南观察使驻所,具代表性湘江诗中所反映的湖南特有人文风貌及文化中以屈原与湘妃为最屈原人格高洁,自沉汨罗,因此唐人湘江诗中多会吟诵到屈原刘长卿《送李侍卿贬郴州》:“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湘潭怀古》云:“独于湘江上,千载问离骚戴叔伦《过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都对屈原的被贬寄予同情湘妃的凄美传说也是湖南特有的,体现在湘江诗中,又常与斑竹、泪痕连为一体如王贞白《湘妃怨》:“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州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施肩吾《湘竹词》:“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在这里,我想还应该提一下鹧鸪和猿声这两种南方特有的意象湘诗中之猿声满溢哀愁,如张说《对酒行巴陵作》:“鸟哭楚山外,猿啼湘水阴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同愁”;湘江诗中之鹧鸪更是南方象征,刘长卿《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云:“渐知行近北,不见鹧鸪飞李嘉祐《题前溪馆》云:“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自迷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

      可见,北方不见此鸟,它的存在成了南方区域的一个背景符号湘江诗中有很多写到鹧鸪的,如李益《山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李涉《鹧鸪词二首》:“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孟迟《闺情》:“山上有山归不得,湘江暮雨鹧鸪飞蘼芜亦是王孙草,莫送春香入客衣 我们若仔细观察体会就会发现,这些意象其实都隐含着哀怨悲愁的基调自屈原自沉汨罗,湘江便成了千百年来承载骚怨情感之地,南贬者经此无不感怀赋诗抒心中愁怨,况湘江是南贬之人路经要道,实是一条迁谪路,其中忧愁深广可见;湘妃传说凄婉,猿啼之声凄厉,更为哀愁的背景;另,湘江为行人过往之地,迎来送往,易生悲愁,而送别诗自身就多愁,特别是送人南贬,更是愁上加愁;就是湘水本身,也蕴含一“愁”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在诗中并不少见可以说,湘江愁是湘江赋予南方人的情感基调,再加上南方山多水深迂回曲折,造就了南方人委婉细腻的性格,显得情感丰富而特别多情,不似北方人粗犷豪放,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性参考文献:[1] 李德辉. 唐代交通与文学[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2] 戴伟华.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3] [清] 彭定求等. 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4]谭其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人教版2019必修一).docx 13.2 《致大海》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李凭箜篌引》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8.1《荷花淀》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4《树和天空》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锦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屈原列传》《苏武传》群文阅读比较探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13.3 《自己之歌》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课件).pptx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