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言课课件.pptx
14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欢迎同学们步入,高三历史一轮复习,1.,高考历史考什么?,2.,高考历史怎么学?,“高考”考什么?,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从高考评价体系来看,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是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核心立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为什么考,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查目标,),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怎么考,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什么,历史学科评价体系,1.,基础性,注重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文明成果、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发展线索,考查基础的学科方法、能力、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2.,综合性,体现在历史知识体系的内部联系,强调历史各分支内容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历史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应用性,体现在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现实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借鉴;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
4.,创新性,对已有的历史观点、方法与历史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得出新结论;运用创新思维,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核心素养,试卷,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外历史占比,全国甲卷,12,3,44:16(28,分中外融合、,12,分选做题,),全国乙卷,12,3,58:30(12,分选做题,),全国新课标卷,12,3,74:26,湖北卷,15,4,64:36,山东卷,15,4,65:35,湖南卷,16,3,64:36,北京卷,15,5,67:33,海南卷,15,4,60:40,2023,年高考各地试卷结构统计,如何备考,备考重点:主干知识、构建网络,回归教材的知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6,页,民族危机的加深,备考方向,【2023,湖南卷,】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备考方向,解析:,赔款,:4.5,亿两白银,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熟练掌握每一个基本史实,做到应学尽学,逐点过关,【2021,广东卷,】,今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
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就使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节制资本,(,凡本国人及外国人办的规模过大的企业,由国家经营管理,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重视历史概念,备考方向,(2023,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认为要使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民德”的培育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第一至第六共,6,个等级,认为东汉儒学最盛,士人崇尚气节,民德最优其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备考方向,建立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1,、春秋时期:孔子正式开创儒学,2,、战国时期:经历“百家争鸣”,最终秦统一中国,3,、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4,、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儒学面临信仰危机,5,、唐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三教合一”趋势,(,儒道佛逐渐融合,),6,、宋朝时期:“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即“程朱理学”南宋成为正统思想,7,、南宋、明清时期:陆王心学,+“,异端”思想,(,李贽等人,对儒学批判地继承,回归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构建儒学发展历程,备考方向,做历年的高考真题、高质量的高考模拟题,所谓,高考,备考,复习,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内,,挖掘,高考真题的不同,价值,,并依此进行备考,资源,的,开发,,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逐项,突破,。
具体,复习的基本环节,1,、自主阅读课本,每课内容,包括导言、正文、学习聚焦、思考点、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史料阅读、图片、地图、探究与拓展等特别要掌握正文部分每个框题内容及各框题之间关系,2,、,早读、晚回顾总结复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3,、,整理学,案和试卷,4、限时训练,限时练习历年,高考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