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之贫困生犯罪预防与对策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75563212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8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之贫困生犯罪预防与对策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数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态势,而处于高校特殊地位的贫困生犯罪预防的问题值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现状、犯罪现状,探索预防高校贫困生犯罪的对策。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 脱贫攻坚; 有效衔接;一、前言据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68号)公告,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1。2010年8月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我国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总人数为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2。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7年、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报道,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资助政策共分别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75.69万人次3、4387.89万人次4,资助资金分别为1050.74亿元

      2、3、1150.30亿元4。由此可见,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数量逐年上升,而且占在校生的人数比例也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国际社会的复杂多变、网络世界的消极诱惑、西方文化的侵蚀浸染,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态势,而处于高校特殊地位的贫困生,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高校贫困生在读期间,经常伴有自卑、自闭、盲目攀比等心理障碍,具有思想偏激极端、自控能力弱等特点,贫困生情绪一旦出现强烈波动可能会发生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处于高校特殊地位的贫困生,由于受到地区发展水平的限制,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存在先天缺憾,接受高校教育前其心理健康程度、情绪的控制力和法治化思想与非贫困生有一定的差距,因而高校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违法犯罪潜在发生率要高。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的理念;提升高校贫困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素养,树立法治观念,预防贫困生犯罪以及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是依法治国的助推器,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体现

      3、。二、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想现状经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5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31.7%5,由此可见,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犯罪机率的可能性要高,犯罪严重性、影响性更大。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思想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潜在的社会不公心理当前,贫困人群极易产生对其他群体的排斥和敌视,情况严重则会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而贫困问题影响着我国法治和谐社会的深入推进。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偏远落后地区,大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思想积极向上,他们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具有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是,部分贫困生因经济拮据,对生活磨砺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情绪控制力较弱,容易钻牛角尖,盲目地拿自己与非贫困生比较、找差距,存在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的心理,导致性格敏感、心理自卑、自我封闭、不思进取、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挫败感严重6。(二)依赖心理严重,自强自立意识不强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教育扶贫措施主要采取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前、资助中、资助后经济上的资助力度,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4、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以及学校设立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特困生和残疾学生学费减免等资助形式,已形成“奖、贷、助、补、勤、减”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教育和生活经费问题。虽然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解决了,但是贫困生“思想贫困”等问题异常突出。目前,贫困生只要有建档立卡证明、贫困生证明,经过班级、学校评选和公示,在不需要特别劳动和付出的情况下就能顺利获得资助。因此,个别贫困生习惯于接受社会的金钱救助,依赖心理严重,“等靠要”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不利于贫困生独立人格的形成,缺乏自立自强意识。(三)自卑心理严重,思想自我封闭,行为特立独行大多数贫困生由于入校时,已经被国家、学校打上“贫困生”的标签,因而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强,极为敏感。有时同学善意的关心,他们认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出现恶言相向,最终影响宿舍舍友关系、班级同学关系,最终心理负担加重,导致心理畸形,慢慢地走向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有些贫困生却不能坦然接受贫困现实,感到羞愧,盲目地与别人攀比,想通过铺张浪费这样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的经济窘迫,该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使其内心形成更大的痛苦和压力,最终影响贫困生的身心发展,导致了人格缺陷。三、

      5、高校贫困生犯罪现状高校贫困生进入高校已经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现状、经济特点,目前贫困生用违法犯罪率较高的犯罪主要为侮辱罪、诽谤罪、信卡诈骗罪7、合同诈骗罪、盗窃罪、过失伤人罪、故意伤人罪,具体犯罪现状如下。(一)侮辱罪、诽谤罪侮辱罪是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进行侵害的一种行为。诽谤罪是指对他人人格和尊严造成伤害,通俗理解为造谣。侮辱罪和诽谤罪均是一种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高校贫困生较多来自贫困地区,而贫困地区较多的人缺少法治意识,加上贫困地区道路崎岖,一般离派出所、公安局、法院路途遥远,遇到问题时基本摒弃公力救济,而采用私力救济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骂架、聚众斗殴等。因此,贫困生从小受到该种“人治”处事方式的影响,当在高校遇到问题时首先会习惯性、潜在性地产生“人治”的私力救济方式,最明显的表现是高校宿舍纠纷而引起的争吵和打架行为等。贫困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期间,由于生活习惯、观念与非贫困生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容易产生宿舍矛盾,一旦矛盾激化,吵架情况时有发生,而且还隐藏着犯罪隐患。个别贫困生由于自卑、封闭,思想偏激,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另一方面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均可能发生嘲笑、侮辱、诽谤等损害人格尊严、名誉的事情,加之不懂得语言攻击如果影响严重就有可能转化为犯罪,因而一旦情绪失控,普通的宿舍纠纷就有可能演变为危害后果严重的犯罪行为,如网络造谣、网络侮辱诽谤、散播不雅相片等。(二)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一般是指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的活动。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当下,高校贫困生因为急需资金而触及信用卡诈骗罪的机率较高,恶意透资信用卡的行为日见端倪。当下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期,贫困生虽然享受国家资助解决了学费问题和基本生活问题,但是随着贫困生日益增加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国家的资助经费已经不能满足贫困生的经济需求,有的贫困生容易出现极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思想等。高校中,较多贫困生都可以以自身特殊的社会身份成功申请到校外兼职打工的机会。当贫困生出校外兼职打工,一定程度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后,由于接触不同行业的人,贫困生在社会大流中重塑了新的消费观、价值观、人生观。有的贫困生通

      7、过兼职的途径认识了一些社会人士,并获得快速套取资金的途径和方法,诸如申请信用卡。因此,在利益诱惑下,有的贫困生就会通过兼职单位给其盖章成功申请信用卡。由于社会丰富物质生活的诱惑,严重的炫富、攀比、极力想挽回自尊的心理驱使下,个别贫困生不加节制地套现信用卡现金使用,一旦兼职收入与每月信用卡还款额度不成比例,就出现羞于被家里人知道套现信用卡而不敢向家里请求经济支援的情况,久而久之,该高校贫困生无法按时进行银行还款就会触及信用卡诈骗的违法行为。(三)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说申请银行信用卡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那么网络贷款则是帮助脱离信用卡诈骗罪的一把救命钥匙。网络贷款审查程序简单,基本一经申请,网贷公司不加条件地即刻放款,而仅仅需要的是拟定好借款的款项、还款利息、日期,并签订借款合同即可。目前,有的高校学生会选择通过网络的方式,申请网络贷款获得大额快捷的资金。当高校贫困生还不起网络借款,在法律上仍然按照民间借贷或者合同诈骗的方式处理。毕竟贫困生进入高校以后,基本都已经年满

      8、18周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如果高校学生、贫困生网络贷款,学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家人是很难发现的。很多情况下,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都是在学生已经领取毕业证,离开学校后才收到网贷公司的电话,告知学生网贷不力,要求老师、学校通知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及时还款,否则将以合同诈骗罪起诉学生。因此,关于涉及网贷的合同诈骗罪,高校屡见不鲜。(四)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身体即自然人的躯体,包括四肢、五官及毛发、指甲等。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目前,高校贫困生较多因为生活习惯、生活价值观的差异导致舍友之间的冲突、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等情况。学生的宿舍关系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缓解,问题日积月累,普通冲突就会转变为不可消化的矛盾。加之,贫困生常常伴有内向、自尊心强、情绪控制力弱等特点,在经济压力、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下,矛盾不可调和,情绪失控,就会发生宿舍闹剧,个别

      9、贫困生本来想通过一些小事件惩罚、戏弄同学,最后导致同学重伤,触犯过失致人重伤罪。(五)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故意伤害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原因,自尊心强、多伴有自卑等情况,因此,个别贫困生性格孤僻、不合群、不善言辞,喜欢独来独往、特立独行。由于不经常和同学沟通,对同学们的评价特别敏感,与人交流带有攻击性,而且有自己的价值观。在宿舍矛盾不可调和,人际关系极端不和谐的情况下,贫困生不懂自我调试和心理缓解,就会偏离法治轨道偏激行事,用暴力行为宣泄自身积压已久的怨愤,从而不计后果的触犯故意伤害罪。四、高校贫困生犯罪预防与对策(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非贫困生由于从小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优越,从小父母已经满足非贫困生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因而更易性格乐观、开朗,充满正面能量。然而,贫困生父母基本常年出外地工作,由留守家中的年长老人养育,学习、生活各方面条件较差,个别贫困生在校就读期间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心理。因此,高校组织心理调解大课堂进校园,可以帮助贫困生找到一种测试心理健康、缓解压力、调适心理状态的“自助”方法,从而解决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交际等方面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靠要”等心理障碍,最终实现帮助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心理的方法,增强贫困生心理抗压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环境,营造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法治校园。(二)建立贫困生档案资源库、及时跟踪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高校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管理,跟踪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预防贫困生犯罪的一种有效途径。贫困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高校应当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管理,搜集汇总贫困生家庭状况、经济状况、

      《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之贫困生犯罪预防与对策》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之贫困生犯罪预防与对策》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