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概论第六章个案工作.ppt
62页第六章 个案工作,2013-2014 第一学期 吴蓓蓓,课程大纲,1.个案工作概述2.个案工作的阶段及运作过程3.个案工作关系4.个案工作技巧5.技巧练习,一、个案工作是什么?,一种社会工作的手法 社会个案工作是一种由个人入手的社会工作方法 ——李楚生,社会工作概论一个助人自助的历程 社会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自助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作为服务对象… ——林孟秋,社会工作学新论,促使个案工作能够进行的元素有:,一个困难——案主个人面对一个问题、失衡/需要一间机构——提供个人工作服务的机构或单位一个人——社会个案工作员,个案工作的特色,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由工作员采取单对单的方式以面谈、家访为主要形式运用有关人类关系以及个人发展的科学知识,透过与案主建立关系,作出或调动社会资源去帮助案主——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个案工作的目的,协助个人或其家庭处理失衡的情况,恢复其适应能力协助案主调整具体社会关系、改善所处环境,解决问题促进成长、引发潜能、增加自信、发挥自己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个案工作者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和尊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成长、改变和进步的能力每个人都应享有认识自我、发挥自我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权利每个人有券享受他该得到的关心和服务每个人都有权参与对自身利益有关的选择,影响个案工作历程的因素:,案主本身的困难、限制、能力、资源、参与服务的动机服务机构的宗旨、信念、资源、服务范围,运作模式,工作守则个案工作者本身的价值观、信念、能力、背景及经历、限制,专业能力、技巧、当时自身状态,影响个案工作服务的发展因素:,社会上的需要政府的资源投放政府对社会服务的策略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道德及文化发展,社会工作服务中提供个案的有:,家庭综合服务青少年综合服务长者综合服务医疗社会服务儿童之家学校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案主的定义,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案主”,不一定是 “人”。
《加拿大社会工作者协会守则》中将案主定义为:社会工作者为了其利益愿意为其提供服务的个人、家庭、团体(包括个体、社团、社区)《中国台湾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案主的定义:案主为社会工作学理上对“服务对象”的通称,系指一目标系统,其范围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社区或社会体系及其周遭相关之人《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中案主的定义:“案主”一词既包含个人、家庭和群体,也包含组织和社区自愿与非自愿(voluntary&involuntary)案主:,如果案主主动要求提供服务,那么案主被假定为自愿的在案主是非自愿的个案中,即使一开始案主是被转介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自愿的,但这要建立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对问题协商一致(建立关系)的基础上三、个案工作阶段及运作程序,1.初步接触阶段2.个案中间阶段3.结案阶段,1.初步接触阶段(申请及开案),由案主向一间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机构申请个案服务,或者由一些其他的社会团体转介案主接受服务,个案工作者接触案主,便开始初步接触阶段建立关系发掘问题搜集资料评估分析订立目标与契约,2.个案工作的中间阶段(执行及修订计划),工作员会继续与案主面谈家访或联系社会资源帮助案主到处不健康的行为、互动模式帮助案主建立新的角度、有效的思想模式、处理方法执行所定的计划检讨及修订方向消除过程的障碍检视及维持适当的个案关系(例如:避免依赖、不适当的移情),3.结束阶段,整体评估个案进展,是否适宜结案预备案主面对结束整合成长整理个案工作关系——结案,三、个案工作关系,有效的个案关系,,,,2-3人一组10分钟时间走出教室,问一个陌生人拿一块,不能说出原因;一个同学在问的时候,其余两名同学请观察该名同学的表现和互动分享,一块的故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定义,《中国台湾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专业关系”是为完成社会工作目标,基于公益、客观、自我了解而建立;用于区别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过程中有必要建立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良好关系,其形成的基础在:——是为社会工作所计划改变之目标体系而建立——不得以社会工作自身利益为前提——必须基于社会工作者的客观与自我了解, 跳脱个人问题与情绪需求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案主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我觉得”的案主需求)——你很难不成功!案主的“多元性”专业关系的重要性!(fundamental),请分享有关建立有效个案关系的技巧,怎样才建立有效的个案工作关系:,能让案主感到被尊重、友善、亲切、关爱和安全的感觉能让案主对工作员及个案工作的历程产生信任能够让案主有足够参与、自决的空间能够让案主清晰他与工作员各自的角色能让案主清晰个案工作的目标、步骤建立个案工作关系中的安全感、信任和尊重的技巧:,真诚、热切、友善的态度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坐姿自然尊重以及非批判态度去聆听案主的分享积极聆听的技巧运用“同理心”的表达,积极聆听的技巧,全神贯注、保持自然眼神接触身体稍微前倾,专注及投入,关心和对案主以及他的分享有兴趣聆听的过程,保持平静的态度,不时点头、微笑留心聆听案主分享的内容以及说话的组织、其语调及态度。
聆听的技巧,留心案主在分享内容所表达或隐含的感受发现案主的分享中什么是对他重要的感受留心观察案主的神情、坐姿、眼神及身体言语反映复述案主表达的重要内容,确认案主所经历的困扰 反映案主的感受,确定案主的感受运用“同理心”的表达,了解案主所呈现的感受、想法表达理解、接纳例如:“你每天都这样忙碌紧张,还要面对孩子的病,心中的压力一定不小有时候,我们一些细小的举动,一句我们以为是微不足道或理所当然的话,便足以将我们与案主分隔开他们不愿意对我们说真话,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线,知道我们的喜恶,于是就只说我们接受的话题来“迁就”我们社工,not work for ,but work with我们并非一个seller,并非要向服务对象营销我们的想法,而是要协助他们将心目中的理想方法实行出来 一个面对困境的人最需要的不是滔滔不绝的意见,而是一个能积极聆听而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陪伴者use of self”—学习不停地自我省察 和更新操练,提升个人生命素质,并透过“运用自我”( use of self)来产生影响他人的生命动力反省是一种超越自我,向内检视的行为假如自己也不清楚个人的需要,我们又怎样能客观而有效的协助他人满足其需要?假如不知道个人的限制,我们又如何带领受助者跳出他们的框框呢?,Client capacity for change,案主改变的能力!——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其个别的潜质、独特的能力社工常常教案主放手(let go),同样,社工需要让案主自决(client self determination),这背后就是我们要相信“案主的能力”,我们不要低估社会工作的关系的重要性,也许我们并未察觉这种关系对案主的重要性,并且案主本身也可能没有察觉。
(例子)我们不要忽略社工介入时产生的点滴作用,这些点滴作用有时候看来虽然微小,但日后可能为服务对象带来巨大的改变今日你和我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将成为他日变革动力的源头四、探索的技巧,个案工作沟通,沟通的含义: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所传递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表现形式为符号互动过程中信息损失的不可避免性 游戏:撕纸/你说我听非语言沟通:生日线,10,33,1.搜集有关案主及其情况的技巧,(1)探索性的提问 善用开放式的问题 可多用“什么”和“怎样” 例如:“什么事情使你这样气愤?” “你和陈同学的误会是怎样发生的呢?”,1.搜集有关案主及其情况的技巧,(2)可用“什么原因”代替“为什么”(可以减少抗拒或防卫)例:什么原因令你放下这段关系?(可引起案主分享他的选择和决定背后的想法)若说:“为什么你放下这段关系?”(容易引来案主以为社工不接纳他的选择,甚至误会有批判的味道),1.搜集有关案主及其情况的技巧,(3)深入性的提问——“可否分享更多有关你与那同学的相处情况?”(4)扩展性的提问——“除了你们在课堂上的相处外,其他相处如何?”(5)相异性或另类性的提问——“除了他表现出抗拒、排斥的行为外,他对你会不会曾有别的不同的表现呢?”,,(6)按案主的问题的性质和社工选取的理论架构而做出探索性的提问“你重复锁门后,会有什么反应?丈夫的反应——行为疗法你想起什么的时候会导致你产生焦虑感?——认知行为疗法,1.搜集有关案主及其情况的技巧,一个故事,试想着案主所面对的问题,列出你作为工作员会搜集的资料王芳,女,42岁,曾是厂里的技术骨干,5年前因照顾生病的婆婆辞退了工作。
现在婆婆病故了,女儿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她想出去工作,却遭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反对丈夫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管理干部,整天忙忙碌碌,无暇顾家,收入也可以,老婆就应在家好好照顾他和女儿女儿也怕母亲工作后无法为自己烧饭,同样反对母亲上班王芳执意去找工作,但连续找了几星期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原来的技术用不上了,体力工作不适应王芳为自己的现状很苦恼,整天闷闷不乐,脸上没了笑容,晚上也睡不好,情绪低落后经邻居推荐来找社工帮助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1)有关案主身份的资料—— 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点、出生地点、宗教、教育、文化水平及背景,,(2)有关案主所表达或求助的事情——问题的背景状况、演变过程、处理过程、问题的现况、影响以及可能有的后果面对问题的能力、资源及阻碍,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3)有关案主的成长历史(注意与案主现在的问题有相关连的事件)——出生和成长、早期经验、学校经验、早年回忆,与父母、亲人的关系,成长中的人际关系,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4)有关案主的近期的身心功能状况以及经历的事件——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变化健康状况情绪状况思维状况,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5)有关案主对个案关系的期望/看法他期望问题有什么改变,自己有什么不同他对个案工作员的参与有什么期望/想法他对个案关系及历程有什么期望,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6)有关案主所呈现的其他问题(或者案主未识别的问题)探索时需留意个案关系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案主是否愿意探索还是有强烈的抗拒,2.探索有关个案的资料,五、建立个案目标、期望的技巧,工作员的任务是与案主澄清所了解的内容,澄清及厘定期望,厘清彼此角色。
可用的技巧包括:,五、建立个案目标、期望的技巧,(1)意译解述或释义(paraphrasing)——将案主所陈述的意思用另外的字句表达例:“你刚才说自己不知道怎样选择,是继续还是结束彼此的关系?你似乎在矛盾迷惘中2)理解(interpretation)——解释案主的想法 例:“你的意思是继续拍拖关系会造成你的精神困扰五、建立个案目标、期望的技巧,(3)澄清(clarification)“我想清楚你是否想整理自己对她的感情困扰?”“我想澄清有关你与她的关系,你是否不想与她继续来往?”,五、建立个案目标、期望的技巧,(4)总结(summary)“你今天分享到自己在学校的功课不少在这段时间,你认为自己无法分身关注发展这段关系,而她对你有这么多要求,会占用你很多时间、精力,而她埋怨多,并且情绪反复,令你感到压力非常大,自己感到困扰五、建立个案目标、期望的技巧,(5)分部化(partialization)将案主所面对的问题化整为零,分析成若干部分,让案主有优次处理的次序及焦点例:“你要面对应付考试的压力,担心自己的精神状况,又要面对和女朋友的关系,你认为自己最希望处理的是哪一样?”,。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