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独树中心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9页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独树中心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参考答案:D【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在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CO2浓度等均有助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提高产量.【解答】解:A、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直接影响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适当增加封闭温室内的CO2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正确;B、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酶和呼吸作用酶的活性来影响绿色植物的有机物的净积累,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弱呼吸作用,因而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产量,B正确;C、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D、光合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吸收最少,所以采用绿色玻璃盖不仅不能提高光合速率,反而降低光合速率,D错误.故选:D.2. 将处于分裂间期的小鼠(2n=40)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喃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2次分裂中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细胞中有40条染色单体B. 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 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 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参考答案:D小鼠的染色体为40条,胚胎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当处于后期时,染色体为80条,A错误该胚胎干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个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当其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一半的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一半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错误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D正确点睛】学生对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理解不清模型法理解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关系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3. 右图中的a、b、c分别表示高等动物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C.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细胞3的种类最多参考答案:BD4. 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长 B、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短C、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短 D、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长参考答案:D5. 图中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不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B.在M侧给予一个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外侧流向内侧C.图乙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D.图乙中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受体,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参考答案:C【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M一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表面;N表示细胞膜的内表面.如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其中E是突触前膜;C是神经递质;D是受体;F是突触后膜.【解答】解:A、神经兴奋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因此若抑制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A错误;B、在M侧给予一个足够强的刺激,钠离子从外侧流向内侧,B错误;C、图乙中C是神经递质,D是受体,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以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正确;D、据图乙分析,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和受体,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表明E突触前膜具有一定流动,D错误.故选:C.6. 下图是神经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给此细胞膜适当的刺激,钾离子将从图中膜的上方往下方流C.假设这是突触前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参考答案:B7.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子分子经Sma I切割前后,分别含有1、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 I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低 C.与只使用EcoRI 相比较,使用BamHI 和HindIII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自身环化 D.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只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参考答案:C8. 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 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①②③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含有2条X染色体,所以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含有Y染色体)和④卵细胞(只有1条X染色体),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在四支试管中分虽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的 CO2的是( )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 B. 葡萄糖+线粒体 C. 丙酮酸+核糖体 D. 丙酮酸+内质网 参考答案:A10. 低磷酸脂酶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家系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C.若8与9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9D.若10与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参考答案:C11. 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之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糖的浓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单位:min)0306090120150180血糖浓度(单位:mg/mL)0.751.251.100.900.750.750.75A.食用糖后120分钟开始,血糖浓度降低至0.75 mg/mL,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的结果B.从表中可以看出食用高浓度糖溶液的后,该动物血糖出现了暂时的升高,这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的结果。
C.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0.75g/L参考答案:C解析:血糖浓度降低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的结果,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12. 向试管内注入1ml某组织样液,再注入1ml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此时呈现蓝色,再经水浴加热后,试管颜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则该组织样液来源于( )A..花生 B.大豆 C.鸡蛋 D.苹果参考答案:D13. 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细菌、蓝细菌、蓝球藻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参考答案:B14. 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主要有DNA和蛋白质组成B.②是核糖体的合成场所C.酶通过核孔需要消耗ATPD.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参考答案:B15. 下列杂交组合中(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参考答案:B16.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酸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C.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参考答案:B17. 利用克隆技术培育良种牛时,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出的多个牛犊个体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参考答案:D略18. 糖耐量受损(IGT) 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 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餐后60 min 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 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 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 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 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参考答案:A19.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参考答案:B20. 为解决粮食和环境问题,科学、有效、合理的途径是A.利用废弃的重金属矿区栽培饲料作物B.利用小麦玉米生产的酒精来替代石油作燃料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D.培育具有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农作物新品种参考答案:D 21.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与其相同的运输方式A参考答案:A22. 某种植物的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对③的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 B.通过⑤⑥植株杂交得到的⑧植株可能属于新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⑦到⑨的过程中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