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精品****大师
  • 文档编号:613237140
  • 上传时间:2025-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5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日前,为欢迎法国总统来访,古琴演奏家李蓬蓬在广州松园奏响了古琴名曲《流水》,以源自春秋时期的琴曲和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古琴原称“琴”,二十世纪初,为区别西方的小提琴、钢琴等始以“古琴”名之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神农所创,《新论·琴道》中记载了神农继伏羲之后“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的故事《诗经》中有“倚桐梓漆,爰伐琴瑟”的诗句古人选梧桐木为琴材,充分体现了他们认识自然的智慧梧桐木纹理通顺,横向纤维较一般木材多,木质结构呈网络状,形成了天然的微小共鸣腔,具有很好的传声效果梧桐树生长时,年轮是均匀增加的,树干整体木质差别不大, 可以让声音凝聚而不过度发散古人又选用密度更大的梓木做底料在古人的认知里,桐木为虚,梓木为实,斫琴选择桐梓,也寄寓着顺应自然,虚实相宜之意九霄环佩”就是以桐木为琴面,以梓木为琴底制作的古人用蚕丝制作琴弦明代《琴苑要录》中记载,丝弦的制作从选材到成弦需经过几十道工艺,体现了古人于繁复中求精益的精神。

      与现代的钢弦相比,丝弦虽然发出的声音较小,却可弹出悠长醇厚、苍古圆润的天籁之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回味无穷取材于杨致俭的文章)材料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器物一样,逐渐由单纯的“器”发展成某种文化的载体,功能变得更加丰富儒家认为“琴者,禁也”琴禁说”始自《新论·琴道》“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后在《白虎通》中发展为“禁人邪恶,归于正道”的传统琴道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一琴道成为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之一自魏晋以来,随着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和审美精神的升华,古琴寄情言志的功能更为文人们所重视,“琴者,情也”当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与生命,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本真与深情,弹琴啸歌便成为个体觉醒的呐喊与呼号性烈才隽、琴艺高超的嵇康,临刑东市前以一曲《广陵散》直抒悲愤与决绝;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被谱成琴曲《阳关三叠》,在人们送别之际抒发离思别情;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自己于陋室中怡然调弄素琴,展现了安贫乐道、高洁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古琴抒情明志的独特功用,体现出古人对个人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崇扬中国画构图有“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理论,琴曲的节奏也有类似的特点。

      弹奏人情绪和缓,弹出的节奏舒缓平和,随着情绪的波动爆发,曲调的节奏转为紧张急促境由心定, 曲随意去,所谓“琴者,心也”乐也者,动之于内者也”,弹奏者性情的变化会影响曲风旷达时自然浩荡,雄迈时自然壮烈,沉郁时自然悲酸,古怪时自然奇绝古琴曲的节奏和曲风呈现出“自由性”的特征琴师在传授琴技时,不强调一定要将节奏弹得极为标准, 而强调要弹奏出乐曲的韵味,表现性灵传统的古琴曲谱没有节奏划分的标识,给予后人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出编曲者对“自由性”的推崇归根结底是人在演绎琴曲,而非琴曲定人透过琴音,我们可以感受一个抚琴者的内心,觉知他的心性,更可以感受到编曲者对“个体的人”的尊重取材于祁冰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名称的由来与西方文化的引入有关B.古琴的历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伏羲时期C.梧桐木以其独特的木质成为优质的琴材D.繁复的工艺改善了丝弦声音较小的不足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某些文化工具是由实用器物逐渐发展而来的B.传统琴道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C.魏晋时人们对古琴曲的欣赏水平达到了顶峰D.弹奏古琴曲时节奏错误可表现弹奏者的性灵。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论·琴道》记载了古琴创制的故事和“琴禁”的观念B.《诗经》中记载的选材制琴之法,到了唐代依然有所沿用C.《琴苑要录》是我国古代一部专门讲解琴弦制作工艺的著作D.《白虎通》论述的琴道承袭与发展了《新论·琴道》的思想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千年历史的古琴“九霄环佩”,至今仍然可以用来演奏B.为了追求比钢弦更好的音响效果,古人用蚕丝来制作琴弦C.中国画的构图与古琴曲的节奏,在艺术特点上有相似之处D.弹奏者的情绪起伏和心境变化,会影响古琴曲弹奏的效果5.从古琴文化中可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精神内涵?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及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概括链接材料】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了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红楼梦》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招野人而赏焉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

      桓公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取材于《新序》)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言常思困隘之时        困隘:困厄窘迫B.桓公怫然作色曰          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C.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    便辟:便于解释D.而断政焉                断政:治理政事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饭牛于车下              礼之于朝B.人之善行也              君能赦之C.以语管仲                自御以归D.子其以子寿祝寡人        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   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B.至德不孤      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C.谏者得人      得到称职的谏官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B.管仲说桓公“亦一郭氏”,既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提醒桓公不要重蹈郭氏的覆辙C.麦丘邑人认为自己的第三句祝辞是前两句的纲领,因为它直接关系社稷安危D.文中的“野人”“麦丘邑人”都是民间有才德的人,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出游10.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11.麦丘邑人是如何做到让桓公由“怫然作色”变为对他礼遇有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三、整本书阅读1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材料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道德修养与人际关系有怎样的联系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途中见杏花吴融①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受政治局势影响,几度被贬,漂泊一生②帝乡:指长安1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有枝红杏伸出墙头,正好被踟蹰在墙外路上的“行人”看到B.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想“长得”赏花,又担心此处难以停留而遗憾C.颈联的文字中虽然不见有“花”字,却能使人感受到“花”的孤寂。

      D.尾联借回忆起“帝乡”千万树杏花盛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4.下面诗句都有“蝶”,与“春浅香寒蝶未游”中“蝶”的形象特点相似的一项是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B.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15.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化用了这首诗的首句请简要分析,两诗由“一枝红杏”而引发的联想和感触有何不同五、名篇名句默写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1)铁衣远戍辛勤久, 2)女娲炼石补天处,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呼儿将出换美酒, 5) ,千金散尽还复来6) ,何处春江无月明7) ,任重而道远。

      8)“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尘满面,鬓如霜”,又如《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 ”六、整本书阅读1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脂砚斋评贾宝玉(写出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________):“说不得(谈不上)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庸俗请从以上评价中任选两点,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印证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徜徉孔林赵汀生在曲阜城北,有一片辽阔的墓地,十万余孔氏家族成员在此结冢而葬,这就是延绵了两千多年的孔林先后仰拜了孔庙、孔府,沿着长长的神道向孔林走去,这时才真正觉得离圣人越来越近了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考试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宁波市海曙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南岸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浙江省嘉兴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秀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4-2025学年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